在农村工作实践中,我深刻地认识到,胜任村官岗位既要有“我能”的自信与勇气,也要有尊重伙伴的团队合作精神,这样才能夯实成长路,走得稳当踏实。
相信“我能”。坚定信心是做好村官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农村条件艰苦、工作繁杂,如果没有充分的信心和足够的勇气,便难以在农村立足扎根。任职大学生村官已有两年时光,期间遇过不少难题、碰过不少壁,有过失落、有过彷徨,但是在领导同事的支持帮助以及自身的不断调整中,硬着头皮走了过来。实践告诉我,信心是克服各种困难的金钥匙,是实现从大学生向小村官转变的敲门砖。
面对一些棘手的问题,如果自我怀疑、犹豫不决,问题不仅不会解决,反而会越来越棘手。但如果积极大胆寻求解决办法,许多问题就会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因此,面对农村工作的纷繁复杂,一定不要被畏难情绪所裹挟,要相信自己能行,拿出百倍的信心和勇气来。
相信自己能行,要在不断加强与村民的互动沟通中实现自信。我深刻体会到尊重、交心的含义——不论与村干部还是村民打交道,要真正尊重他们,真正用心同他们交流,想村民之所想、急村民之所急,把村民当作自己的亲人来看待,把村民的问题当作自己的问题去考虑。
尊重伙伴。农村工作不是单打独斗,很多时候需要团队的协作配合,但有时我们和工作伙伴可能不是那么默契,甚至有着截然不同的工作方式,影响工作效率也就在所难免了。刚到村时,也许因为还有“高材生”的观念在作怪,总会将问题的产生归咎于环境或者他人,而不去思考自身的问题,更谈不上自我调整了。
但是,随着工作的深入,我逐渐认识到自身的问题。俗话说,“一个巴掌拍不响”。由于工作方式、思维观念的差异甚至冲突,导致工作做不好,每个人都有责任,但是自己要做的不是去一味指责、试图改变别人,而应该尊重对方,多查找内因,发现自身问题,做好自我调整。要始终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虚心学习他人长处、努力克服自身弱点,主动树立合作意识、积极做好团队配合,更好地彰显大学生村官在农村工作中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