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村官网 > 成长一得> 正文
讨厌的养猪场变得讨喜了
2014-01-17 11:03:00

   

  双塘镇大学生村官生鲜超市生意很火爆,日均销售额突破2万元。图为大学生村官店员在整理自种蔬菜。 周 末摄

  在江苏新沂市双塘镇,有一个大学生村官创业示范园。创办6年来,先后有10多名大学生村官“接力”参与,引进了“生态循环养殖”、“自动化喂食监控系统”等一系列养猪新招数,成为致富一方百姓的“引擎”。

  处理投诉,“赚”了一个村官示范园

  大学生村官刘飞任职的双塘镇双井村,有一个康禾养猪场,占地8000多平方米,虽然效益可观,可猪场产生的粪便污水不仅污染环境,产生异味,还容易滋生病菌。村民不断地投诉,成了猪场负责人郭兴儒最头疼的事。

  面对群众的投诉,刘飞想到了变废为宝,利用猪粪搞生态种植。在反复沟通后,郭兴儒采纳了他的建议,采取“猪粪-沼气-种植-发电”生态循环技术。养殖场每天产生的排泄物都被运送到沼气池,产生的沼气用来发电,沼液、沼渣经过管道输送到一旁的农业园,通过滴管控制,随时给水果蔬菜施肥。“现在养殖场用电自给自足,一年即可节约各类成本近10万元,不管猪价涨跌,养猪场从没赔过。”郭兴儒介绍起来十分自豪。

  从此,刘飞也成了养殖场的常客,和郭兴儒的感情日渐深厚,两人商定,将养殖场作为大学生村官创业示范园,共同孵化现代农业新模式,刘飞成了第一任“村官园长”。

  导入科技,投食管理电脑遥控

  每年出栏5000头优质商品猪的一个大型养殖基地,需要多少饲养员?“村官园长”们给出的答案是:6人。其中,4人负责投食、2人负责猪舍卫生。

  这得益于村官们引进的自动投食系统。他们在每一头猪的耳朵上,都打上一枚内含电子芯片的耳标,芯片里存储着猪的出生日期、目前长势、投食量等信息。在猪圈内放置投食器,投食器外置栅栏,每次只容许一头猪进入,当猪进入栅栏后,扫描装置自动启动,根据猪的科学喂养量自动投食,一旦遇到过分贪吃的,投食器就自动休眠。这样,每一头猪的生长过程科学可控,有效保证了肉质肥瘦适宜,自然受到市场欢迎。

  后来,郭兴儒又向村官们提出了自己的又一个困惑:出于卫生防疫安全考虑,猪舍不能对外开放,即使是工作人员也不能常出入。可是这样一来,如何及时掌握猪圈内的情况呢?

  2012年到袁湖村任大学生村官的蒲俊岐,大学时学的是计算机专业,他为示范园配置了覆盖全部圈舍的监控系统。现在,猪舍内的温度、猪的采食情况、母猪的怀孕状态等,只要通过两台放在办公室里的电视屏幕,就可尽收眼底。

  辐射牵引,当地农业转型发展

  养殖场不光猪肉好卖,就连用沼液、沼渣种出来的瓜果蔬菜,因其绿色、环保、口感上佳,也深受消费者欢迎,很多市民甚至开车来示范园购买。

  大学生村官们从中感受到了新的商机。为什么不能把这些“好吃”的菜送到城里去?2012年冬天,大学生村官刘腾琢磨着何不在市区开一家生鲜专营店?在同其他大学生村官商议后,最终由刘腾、蒲俊岐牵头,双塘镇大学生村官生鲜超市在新沂市主城区开业了,营业面积230平方米,如今,生意很火爆,日均销售额突破2万元。

  在大学生村官的示范带动下,双塘镇不少农户也纷纷用上了生态循环农业模式,生产出的果蔬不再担心销路,都由村官生鲜超市代销。

  村里人免除了污染,养猪场没了投诉和罚单,城里人吃到了放心食品,周边农户又收获了利润……郭兴儒和大学生村官们为成功“牵手”带来的多赢局面,乐得合不拢嘴。他们计划加大合作力度,扩大沼气池规模,吸纳更多村民到村官创业示范园来学技术、走致富路。

来源:大学生村官报   作者:聂 伟  
复制本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