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又来到曾经工作过3年的毛庄村。300多亩土地上,农用车辆来来往往,田里的人们正在往车上装载各种盆花和绿化苗木,此时此刻,我感慨良多,往事一幕幕又在浮现。
2008年10月,我通过大学生村干部选拔考试,到河南省柘城县毛庄村任书记助理。毛庄村有1900人,900亩土地。长期以来,村民收入来源只有两项,正如童谣所言:‘毛庄毛庄,女的卖菜,男的盖房’,村民家庭并不富裕。上任伊始,面对群众的热情和期待的眼神,我暗暗告诉自己,一定要有所作为。但是具体干点什么,心里却没有思路。其时,村子周边的城镇建设日新月异,而与县城相距仅5000米的毛庄村就显得有些落伍了。
2009年4月,县委组织部组织部分大学生村干部到商丘市委党校培训。培训期间,商丘市街道一些别致的花卉造型引起了我的注意,我忽然想起,县城街头愈建愈好,但似乎缺点什么。立马,我心中有了答案。
培训结束后,我就开始在网上搜集有关花木种植的信息,并和一些省内外大型花木基地取得联系。随后,我书写了一份8000字的论证书交给村支书,提议将毛庄村的280亩蔬菜种植地和70亩废闲地集中在一起发展花木种植。村支书看后立刻召开村民大会,向村民说出我的想法。会议开了5个小时,但想象中群情振奋的场面并没有出现,大多村民只有善意的笑容和疑惑的表情。
通过前期市场调研,我确信花木种植将是一个很好的投资方向。群众没有积极性的根本原因是看不到希望,如果我带头做,或许能点燃他们的热情。
父母得知后,允许我“挪用”为我准备的20多万元购房款。当县委组织部知道我的这一想法后,为我协调了5万元无息贷款。我的这一举动也得到了村委班子的大力支持,他们纷纷解囊相助,有的出2万,有的出5000,总共筹集了20多万元。很快,50万启动资金基本到位,几位村民愿意无偿提供10亩土地给我使用,这让我十分感动。接下来,我和老支书马不停蹄地奔波于多个省内外的花木种植基地,身体开始明显消瘦。母亲心疼地说:“挣不挣钱不要紧,别卖命了。”我嘴上答应着,心里却明白,如果我能干出样子,必然会起到示范带头作用,毛庄村也将得到大发展。这一步,我必须全力走好。当晚,我在日记本中写道:通往成功的路上布满荆棘,有志者知难而进,无志者望而却步!
6个月后,柘城县争创省级文明城、省级园林城、省级卫生城,要求各单位、各个重要街道路口摆放花草,我抓住这个契机,3个月销出了5万多盆菊花,盈利20多万元。初战告捷,我把开始的投入资金和最后的盈利数额公布在村务公开栏上。霎时,一石激起千层浪,村民们踊跃要求加入。面对被点燃的村民创业激情,我和村委一班人商议后,用“四议两公开”工作法破解了发展方向、操作细则、利润分配等三大难题,柘城县祥和农民合作社顺利诞生,500多名群众参加。大家群策群力,合作社的生意日渐兴隆,不仅在当地占据了较大的市场份额,而且业务辐射到了周边省市,村里人均年收入达到了1.2万余元。就这样,忙碌并充实着,充实并进步着,进步并快乐着,祥和农民合作社的固定资产如今已达到了560余万元,种植有127种各类花卉。
2012年11月份,我参加了河南省公务员考试。巧合的是,面试的题目是“如何看待农村合作社的发展”,这道题让我想起了在毛庄村工作的日日夜夜。我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有理有据地谈了看法和建议。2个月之后,我收到了录取通知,成为一名乡镇公务员。
而今,每当我走在毛庄村的田间地头,看到群众朴实的笑脸,看到花木摇曳的身姿,我的心头就会油然产生一种自豪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