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村官网 > 成长一得> 正文
乡亲们看电影,我端茶送水
2013-10-11 10:55:00

  今年8月,我被选聘到吉林省通化县大安镇砬门里村任村书记助理。虽然在校期间我参加过很多社会活动,但村里的工作对我而言非常陌生。为尽快熟悉工作,我主动找村书记村主任,“跟班学习”村里的各项事务,并勤拿笔和纸,对工作要点一一记录。书记看我干劲挺足,意味深长地传授起了窍门:“把笔收起来,赢得群众信任,不是靠勤记就行的。只有实实在在的行动,才能让大伙记住你。不妨盯准‘大活’行动!”

  没想到,第一件“大活”很快就来了。上任后刚一周,9月3日上午,村书记通知我有“大活”:“县放映团晚上要到咱们村来放映电影,你和我一起搞好接待工作。”“搞接待,搬桌椅、倒开水、干苦力,伺候人,这算什么大活呀!”我小声地嘟囔着。不过,我还是不折不扣地去做各项准备工作。晚上18点30分,放映团的大卡车徐徐驶进村部,我赶忙上前迎接放映队,帮队员们搬箱子、架机器、接电源。然后,考虑到村民站着看完整场电影不舒服,又主动把村部会议室的几张椅子全搬出来,摆成两排。忙乎了20多分钟,村部大院被我装扮成了一个“临时露天影院”,村书记看了之后频频点头。

  19点整,放映工作一切准备就绪,乡亲们陆续走进“露天影院”。可来的人却很少,到电影开映时,一共就8个。我带着疑惑问村民:“大家难道不爱看露天电影?怎么来的人这么少?”“小伙子,咱这山沟子不比城里,昼夜温差大,这秋天晚上出来怪冷的。”了解情况后,我找来很多泡沫垫,给没有座位的乡亲坐;拿出一叠纸杯,给大家倒上一杯热乎乎的水。随着水杯在人群中传递,我和村民们的距离逐渐拉近。电影散场时,村民们亲切地喊我“小高”了!

  既然村部会议室晚上空着,为什么不能多功能化,改成电影放映厅呢?于是,我把情况跟村书记汇报,征得他同意,把9月23日今年最后一场露天电影,安排进村部会议室。放电影时,把会议室的桌椅临时搬走,买一批塑料凳换上。“那样的话,咱村也有了自己的电影院了,大伙一年四季开会、学习、娱乐再也不用考虑挨冻、淋雨,来捧场的人自然就更多了!”

  事后,书记问我,从这件事上学到了什么?见我说不出一二三来,他谆谆教诲道:首先,在农村做事要根据村里的实际来干,比如,我们村上秋后冷,所有工作都要围绕这个特点展开。其次,放电影搞接待虽然是小事,但对于村民们就是一年难得的娱乐放松的大事,“一件事就让你打开了局面,这还不算‘大活’吗?”书记的一番话让我茅塞顿开,并对工作有了初步的感悟:干工作更要处感情,要做好工作说难也不难。乡里乡亲的,谁家都有个大事小情的,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们,就是能赢得信任的“大活”。

来源:大学生村官报   作者:吉林省通化县大安镇砬门里村书记助理 高航  
复制本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