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村官网 > 成长一得> 正文
只有真正苦过 才能更好地成长
2013-06-28 17:37:00

  转眼间,我到基层工作快2年了。这期间,有帮助老百姓获得感谢后的感动,看到困难家庭苦楚后的心痛,也有看到基层种种不良现象的愤慨,有在异地他乡生活的孤寂,对未来生活的迷茫,也有完成工作后的满足。苦过、累过、哭过、痛过,但最终找到了方向,收获了成长。

  “在农村,才能真正了解老百姓的疾苦,才能得到真正的锻炼,才能更好实现自己的价值。只有真正苦过,才能更好地成长。”这是毕业前我的导师跟我说的一段话,这段教诲一直伴随着我。2011年大学毕业,我放弃在北京待遇优厚的工作,选择了无锡市滨湖区胡埭镇的一个古老村——张舍村,成为一名服务基层的大学生村官。

  刚到胡埭,工作比较琐碎,接电话、端茶倒水,每天写通讯。听不懂的吴语常常困扰着我,我总是缠着同事再复述一遍。初次接触苏南方言的我感到无比孤独与陌生,语言障碍一度让我灰心。

  后来,我与其他3名同样不会吴语的村官一同开展了团建项目,用普通话为外地来的农民工子女提供关爱服务。有一次,我们走进农民工家庭去探访一对夫妻。他们居住在一个10平米的职工宿舍里,只有一张床,一张桌子和简单的锅碗瓢盆,儿子在当地小学上学,两人打工的收入只够给孩子花销。每天放学,儿子总是帮助打扫卫生,做饭洗衣。我看到了这些外地娃的坚强和乐观,他们的笑容给了从小在大城市长大的我巨大鼓舞。

  有位打工者需要为刚出生的孩子办出生证明。他告诉我,凌晨6点他就在村委会门口等着了,怕妇女主任有事出去,来不及办。还有位妇女,在办公室外大哭。我扶起她,给她倒水,好言安慰,妇女的情绪渐渐稳定。她告诉我,因为前夫霸占她房屋,害得她无家可归。

  一个月下来,我收获很多,觉得只要可以帮到一个人,就会感到满足,再苦再累都不怕,这更加坚定了自己扎根基层的决心。

  对于村里的老百姓来说,所期望的,也许仅仅只是一个出生证明的公章,以便顺利办到户口;一次简单的法律维权知识的宣传,因为这可以让他们合法地维护自己的权益;一个来自基层干部的微笑,就能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温暖。这些“梦想”简单而又真实,对于普通基层干部来说,只是举手之劳的小事,但对于老百姓来说,却是关乎“心头肉”的大事。

  就这样,对百姓的亲切感让我对基层产生了深沉的眷恋,也开始更深一步地了解农村。不再埋怨工作、不再羡慕繁华都市的朋友,而是脚踏实地,在一天就要干好一天,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下去。人生的幸福从来不取决于钱和权,而在于追逐梦想的经历。任何梦想的实现也都不只是结果,重要的是沿途中的风景。

  喜欢胡埭的山水,因为那里有她宠辱不惊的气度;喜欢胡埭的百姓,因为他们有至纯至朴的可爱。回想当初的梦想,回望两年的经历,我很欣慰,至今仍记得自己是来了解农村、奉献青春的。每个人都有梦,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脚踏实地地为自己的梦想而努力奋斗。

来源:大学生村官网   作者:杨佩颖  
复制本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