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村官网 > 成长一得> 正文
大学生村官需找准撬动农村经济的"支点"
2013-06-05 10:58:00

  笔者近期调研发现,与一般农村干部相比,大学生村官具有理论水平高、创新意识强、接受新事物快、信息门路广等优势,为发展农村经济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他们通过整合现有资源、搭载网络平台、推广科学技术和创办经济实体等途径,发挥引导、服务和带头作用。

  整合现有资源,发展优势产业。大学生村官见识广、点子多、头脑活,不仅积极吸引客商投资,而且懂得整合现有资源,形成特色支柱产业。毕业于清华大学的南京市栖霞区西花村大学生村官石磊,致力于摘掉经济薄弱村的帽子,他利用村子附近建设经济开发区的有利条件,以开发区的物业服务为突破口,为村民提供了大量较为合适的工作岗位(如保安、绿化、保洁等),增加了村民的收入。为了提高村民的职业技能,石磊还组织开办了多种培训班,使村民适应新的工作岗位的需要。物业公司年服务收入达到360多万元,利润达到120万元。

  搭载网络平台,拓宽信息渠道。网络具有综合功能强、传播范围广等优势,因此也成为大学生村官发展农村经济最常用的手段。他们利用网络,及时给农户提供第一手市场信息。同时,积极提升特色农产品的市场知名度,为产品的销售搭建更广阔的平台。江苏省靖江市马桥镇12名大学生村官组建的农业合作社,将当地盛产的香沙芋放在网络销售,并推出一系列优惠措施,突破了农产品的区域局限性,促进了农民增收。

  勤学专业知识,推广科学技术。大学生村官是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才,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同时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较强,利用科技带领村民增收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靖江市生祠镇金星村主任助理黄章,带头引进饲养效益较高的瘦肉型猪,并为村民提供猪苗、技术服务。在他的带领下,村民走出了猪价跌涨怪圈,使金星村的生猪养殖走向规模化、品牌化。

  创办经济实体,开辟致富新路。经过市场考察和实际论证后,大胆发展新兴产业,可带动农民集体创业,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南京市江浦街道大林村,一直有腌制蛋类的传统,但规模不大、档次不高。大学生村官王亮到村后,联合其他几位村官一起创办了“南京农有为有限公司”,主营农产品、农副产品加工、包装等。他们创新蛋类腌制方法,改用本地黄土腌制,因含有多种矿物质,有益于人体健康,加上精美的包装,产品仍赢得了消费者的青睐,取得了良好的效益。

  

来源:大学生村官网   作者:南京师范大学 王超  
复制本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