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村官网 > 成长一得> 正文
只有自己多吃苦,老百姓才会买你账
2011-04-15 12:00:00

 

图为常德盛去年在华西村举行的第十届“全国村长论坛”上和陈熹柳交流。

   报道提要:俗话说,把戏人人会做,各有巧妙不同。当村官也是这样。为了帮助大学生村官尽快成长,破解当村官的共性问题,经本报编辑部牵线,湖南益阳市香稻村党支部副书记陈熹柳与江苏省常熟市支塘镇蒋巷村党委书记常德盛,开展了一次跨省对话。

  “我们老头子能做到的,你们不会做不到”

  陈熹柳:常书记,去年10月6日在华西村举行的第十届“全国村长论坛”上,我有幸和您交流。我是2009年9月到村任职的大学生村官,说句掏心窝子的话,当初的那股新鲜劲现在有点淡化了。我最佩服您的是,在基层一干就是四十多年。这种坚韧,您是如何做到的?

  常德盛:我45年的创业历程,活脱脱就是一部《激情燃烧的岁月》。我也是你们这个年纪当村干部的,当年蒋巷是远近闻名的穷村,我第一次开会,就跟乡亲们发下誓言,“穷不会生根,富不是天生。”现在,蒋巷很多老人的腿都有点罗圈,那都是当年跟着我挑土挑的。看着村里一天天变美,群众一天天变富,这种成就感是其他任何工作都体会不到的。你们这一代大学生村官视野比我们开阔,知识比我们丰富,也不缺乏激情,只是少了一点农村阅历和对事业的坚定信念。我们老头子能做到的,你们不会做不到。好好为村民做事,从中感受幸福,才算不辜负你们的青春岁月。

  “关键是要带头干,有了效果群众才会信服”

  陈熹柳:常书记,我们大学生村官都迫切希望快速带动农村发展、农民致富,实现人生价值。为此,我上全国“村长”论坛等平台去吆喝本村农产品,筹建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完善远程农技服务模式,建立乡镇博客、开通村庄飞信、设立农技QQ群。如今村民的观念有了新变化,我为此感到高兴。

  常德盛:你做得很好,利用所学知识给古老的乡村吹来了一股清新空气。我一直都认为,“没有新思想,当不了好村官”。不过,村官只是领路人,新农村建设还是要靠新农民。蒋巷人都知道,我只上过农业中学,10多年前,还在村民们生活刚刚好转,不为温饱发愁时,我就开始谋划给村民“洗脑子”。用新思路、新理念引领农民干事创业,使之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

  陈熹柳:您说的太对了,眼下我就遇到一个难题无法解决。我任职的香稻村位于洞庭湖畔,自古就有种植优质香稻的传统,袁隆平院士曾题词“湖南香稻第一村”。但村民多年来以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种香稻,品种繁杂,质量难统一,卖不出好价钱。今年,我多方奔走请来湖南一家米业龙头企业进村设立有机稻基地,统一品种、质量,促进农民增收。但却遭到不少群众反对。有的担心土地流转给公司后,自己无事干了;有的不愿改变多年种植习惯,怕担风险。

  常德盛:你因地制宜发展特色香稻,走现代农业和产业化经营的做法值得鼓励。但农民群众对利益的认识是很直接的,有时甚至是短视的,一些新做法即便长远对他们有利,但短期内看不到效果,他们就可能不支持你。如何说服、带动他们,是要有一定技巧的。关键在于,你要带头先干,不争论、不停步,干出效果来他们才会信服。

  想当初,我的“生态文明”、“城乡一体化”等理念也没有得到乡亲们的完全理解,认为不搞工业蒋巷就会落伍,但我坚持留住农田,让蒋巷保留“芦花放,稻谷香,岸柳成行”。如今,当村子成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年接待游客超过10万人次,村民人均收入超2万元时,过去那些持不同意见的乡亲们也翘起了大拇指。

  “干部只有多辛苦多吃亏,老百姓才会买账”

  陈熹柳:不久前,村里重新调整责任田,我忙前忙后丈量了半天,可乡亲们总觉得不踏实,非嚷着自己重新动手量。而老支书一出马,吼了两嗓子,大家就都服了。我们这些刚进入村“两委”班子的村官,常被乡亲们评价为“没煞气,镇不住场,喊不动人”。我迫切想知道,大学生村官该如何树立自己的工作威信?

  常德盛:关于干部的威信,这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话题。我想,老书记之所以一吼就能搞定,是他工作几十年的成果,与“怕他不怕他”是两码事。

  要成为一个有威信的村官,就必须了解农民最盼望的是什么,农民最想做的是什么。俗话说,村看村,户看户,村民看干部。我们村干部尤其要坚持“将领兵”、“跟我上”的精神,几十年来,我先后三次给自己定过“三不原则”:第一次是“不收礼,不吃请,不徇私”;第二次是“不拿全村最高工资,不住全村最好房子,不坐高档轿车”;第三次是“职务不搞终身制;职位不传自己人,村干部不竞争不能上岗”。只有自己多辛苦、多吃亏,对群众一碗水端平,真正跟群众打成一片,老百姓才会买你的账。

  人物链接>>>

  常熟市支塘镇蒋巷村党委书记常德盛,22岁出任蒋巷大队大队长,继而担任大队党支部书记。他45年如一日,带领村民艰苦创业、开拓创新,使蒋巷村从贫困乡村发展成为令人羡慕的幸福家园。先后荣获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劳动模范、社会主义新农村带头人等荣誉。2010年9月,中宣部、江苏省委联合组织常德盛同志先进事迹报告团,在全社会兴起学习常德盛同志的热潮。

来源:大学生村官报   作者:聂 伟  
复制本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