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来这个小村工作快两年了。村里的狗狗们都认识我了,再不像以前那样狂吼乱叫。它们快乐地摇着尾巴,低眉顺眼地从我的电瓶车旁走过。
工作了,长大了,也沉静了。浮躁的心在这个宁静的小镇上一点点地积淀下来。于是,我有时间认真地去思考一些问题,也有时间去充实那本厚厚的民情日记。不拘一格写点什么,要做的事,开过的会,见到的人,有趣的想法,都林林总总记下来,不知不觉积了厚厚的一本:赵奶奶年纪大了腿脚不便,等她家的房屋保险赔偿费下来了要记得亲自送到她老人家手上;汪庄组老赵要我帮他找点黄花菜的种植采集资料,记得整理好;孙志平家的医疗保险证丢了,要记得把补办的带给他。这些零碎的事情我都记得清清楚楚,再不敢忘。白天走做干,夜晚读写想,这样简单的日子过得异常充实。
村干部们有一项任务就是到各个组测量区域供水的水管。我通常是三点钟下组,到五点多,也能跑上两个组。有的时候,天色晚了,赶不上镇里食堂的晚饭,总有热情的乡亲喊我去他们家吃。新鲜的猪血猪肉跟火红的辣椒一起烩了,切上一点碧绿的老坛咸菜,盛在粗瓷盘子里,热乎乎的,常常吃得我鼻尖渗出汗来,自家菜地里刚掐的水灵灵的紫菜和喷香的肉丝炒了,下饭得很。主人家不断地往我碗里夹菜,因了他们的热情,再加上农家风味确实可口,我常常能比平时多吃半碗饭。
乡亲们早早地起床下田劳作或外出做工,早睡早起是他们的生活规律。他们每天面朝黄土背朝天,不停地忙碌着,从地里收获希望。每一块泥土每一颗沙粒都积淀了几代庄稼人深厚而又朴素的感情。
没有城市夜生活的喧嚣,乡村的夜晚很静谧。虫儿悄悄地呢喃,夜风轻轻拂过树叶,月亮在树荫里洒下斑驳的光影,清澈的夜空能清楚地辨认出猎户星座。薄雾笼罩的村庄,空气里弥漫着一股若有若无的植物香气,远处偶尔传来一两声狗吠。月明星稀,惠风和畅,这样安静美妙的地方,人们可以睡得像个婴儿。
小村里待得久了,有感情了,关心的事情也多了。谁家生小孩,谁家儿子结婚,谁家孩子上大学,谁家老人去世了,一支烟的功夫,能传遍全村。鸡犬相闻,阡陌相通,烟火人家,身在其中,与小村的脉搏共同跳动,心中充满凡俗的快乐。有段时间,帮镇里的计生站完善我们村的人口信息管理系统。录入人口信息的时候,我经常会看到诸如丧偶、鳏居、离婚等字眼,一条记录就是一个故事,里面有四代同堂的欢乐,也有亲人离去的悲伤;有新婚燕尔的喜庆,也有孑然一身的凄凉;有命运悲苦的残疾人,有代表希望的新生儿。这个系统就像一幕幕人生悲喜剧的演员信息表,承载着整个村子的悲欢离合,岁月更迭。我迫切地想融入到这幕剧中,真切地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
我只恨自己不能给我的乡亲们做更多事情,解决他们所有的困难,抚慰他们所有的伤痛,我想尽自己微薄的力量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使我有一天离开的时候能够说,我对得起我的乡亲们。奥普拉说,不要为赢得战役而活,不要为结局而活,不要只为自己而活,想要得到真正的快乐,除了活在当下,你还得为一个比自己更大的意义而活,往前行须有所回馈,生命中最可贵的就是有所回馈。
(作者为江苏省仪征市马集镇恒华村党支部副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