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度溢美和求全责备都不可取
2012-02-24 12:00:00
随着各地对大学生村官工作的重视,越来越多的优秀大学生村官进入乡镇班子,由“村官”变成了“乡官”。这是优化乡镇领导班子结构的有效途径,也是激发大学生村官干事创业热情的重要举措。但随着身份的转换、工作环境的变化,如何让这些年轻的“乡官”在新的起点上一路走好,应该引起我们的关注与思考。
对刚进入乡镇班子的大学生村官,当前要特别防止两种倾向。一种是捧,能够成为“乡官”的大学生村官无疑都是佼佼者,进了班子,组织上少不了一番勉励,亲朋好友也会送上衷心的祝福。对年轻人工作中取得的成绩给予肯定和赞扬,是人之常情的自然表达,但年轻人毕竟世界观和价值观还没有完成成熟,尚不能淡定地对待各种荣誉,过度的溢美之辞很可能对年轻的“乡官”成长不利。另一种是贬,进班子后,面对不同的工作环境和工作任务,年轻的“乡官”必然要经历一段摸索的过程,在实践中逐渐成熟起来,此时要防止“性子”太急,容不得年轻“乡官”一点失误,一旦发现某些不足就抓住不放,评头论足。这同样会影响他们前行的斗志。
大学生村官是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富有朝气,具有文化水平高、视野开阔、头脑灵活等许多优点,但他们毕竟年轻,存在经验欠缺、阅历单一等不足,不可能一夜之间就变得十分成熟起来。选拔大学生村官进乡镇班子,一方面是给他们创造更广阔的施展才华的舞台,另一方面也是给他们搭建一个更大的锻炼成长的平台。因此,我们对这些年轻的“乡官”们既不能纵容溺爱,也不能求全责备,而要少一点无谓的赞扬,多一点真诚的鞭策;少一点不近情理的苛求,多一点耐心的指导,引领他们尽早褪去稚气,走向成熟。
来源:大学生村官报
作者:高厚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