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辽宁省首批选聘的大学生村官,2008年到东岗子村任职。五年间,我把和群众拉近距离、处好感情作为工作的着眼点,把改变村容村貌作为着力点,把带领群众共同致富作为落脚点,为新农村建设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接好地气、攒足人气是做好村官工作的基础。到村后,我走遍全村,摸透了村里的情况。我乐交“穷亲戚”,村里的低保户、孤寡老人等弱势群体,我家门常进、困难常帮。再加上每天都和群众一起下地耕作、进棚摘果,让我更进一步了解了老百姓需要什麽,缺少什麽。地气足了,干工作才能有的放矢,老百姓才能信任你。
真情服务,理好村务是做好村官工作的关键。2009年初,我牵头成立“村民矛盾调解站”,专门帮助群众解决纠纷。2010年,为了从根本上解决垃圾堆放问题,我向村“两委”请求把整治村容村貌摆上重要日程。利用申请到的专项资金,村里修砌了20多处垃圾点,将300多所旱厕改造成无公害水冲式厕所,在村路两旁栽种3000多棵速生杨,村容村貌大为改观。村民都说,街路整洁漂亮了,心也敞亮了,过好日子的劲头更足了。
多找出路,共谋富路是做好村官工作的核心。针对东岗子村大田作物多、投入大、效益低的现状,我提出推广新式大棚、发展特色农业,先后组织60多名种植户到海城市蔬菜大棚种植基地参观学习,并动员农民建起了新式大棚。种植大户还成立了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注册了“营佳福”商标,建立起 “五统一”产销链条。现在全村建成新型“半地下式”大棚45个,年均增收50万元以上。
紧跟组织、依靠组织是做好村官工作的前提。各级党组织的支持和帮助,特别是各级领导的“传帮带”,使我得以顺利推进各项工作。同时,各级组织部门为我们大学生村官搭建了全方位的平台,提供了优越的待遇和保障政策。
我会继续扎根基层,将来无论走上什麽岗位,我都希望能兼任村官,我要把更多的爱献给新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