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1月我到杨保村任职。两年忙碌充实的大学生村官工作,拉近了我与自己梦想的距离,也拉近了我与父老乡亲的情感,让我收获了种种艰辛和喜悦。
入村伊始,我积极参加工作,入户调查研究,拉近理想与现实的距离。理想与现实之间总是有一线之隔。我曾天真地以为,在农村出生成长的我,会很快融入工作,担起村官的担子,为家乡人民贡献自己的力量。但事与愿违,在看着我长大的父老乡亲眼里,我就是一个没长大的毛头小子。到村工作的第一个月,我只是做一些打字、写材料的工作。经过思考,我认识到要想打破僵局,一定要融入到群众中,要主动参与村里的工作。我积极参与人口普查、新农合参保工作。我耐心细致的工作,得到了群众的信赖和认可,获得了村干部肯定。我对村情、村貌进行调研,深入了解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撰写了《杨保村村情调研报告》和《适合杨保村发展的项目可行性报告》,找准了工作的方向和突破口。
在工作实践中,我带领村民致富,服务身边百姓,争做合格大学生村官。熟悉了基本的村务工作,我有了新思路和新方法。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我制订了一系列富民计划。目前,我的富民计划已经得以实施,我的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在改善了村民生活的同时,也增强了我工作的信心。在做好本职工作、倡导科技生产的同时,我积极地投身于志愿服务工作。从关爱留守儿童到照顾“空巢”老人,从任课外辅导员到义务家教,我用行动,让老人们不再孤独,让孩子们有所长进,让在外打工的乡亲们安心工作,也让我多了更多的亲人。
作为出身农村的大学生村官,我对农村、对家乡有着无限的热爱。任村官一年多以来,我经历了从科技普及到扶贫帮困、从普查登记到参与换届、从计划生育到矛盾调解等多个人生的第一次。在这些实际工作的历练中,我实现了从大学生到村官、从大男孩到农村工作者、从理想到现实的转变,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大学生村官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