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村官网 > 成长一得> 正文
用科技鼓起群众腰包
2012-08-31 12:00:00

  2011年8月,我被选聘为到漳州市漳浦县赤湖镇西潘村任党支部书记助理。西潘村是传统的农业大村,基础设施薄弱,没有一个科技信息服务平台,农业生产具有盲目性。到村任职以后,我开始深入调研,充分利用各方资源,普及科学知识,引导科技创业。

  我以大学生村官科技网为平台,自主建立西潘村信息网站,致力发展新农村建设信息化工程,积极整合各方面资源,为开展电子村务公开、宣传农村风俗文化、引导群众转变观念提供科技信息服务。2011年11月,西潘村被省委组织部、省科技厅指定为“大学生村官科技信息服务工作示范点”,示范点的设立为村民搭建了学习和交流农业实用技术的有效平台,加快了西潘村农村经济社会信息化和科技致富的步伐。2012年7月,“福州大学材料学院石材加工教学实践基地”在西潘村建立挂牌。该实践基地开创福建省院村石材加工合作先河,在为福州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学生提供学习实践平台的同时,更为农村石材加工提供了技术服务和项目支持,实现了高等院校与农村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的双赢局面。

  西潘村以石材生产加工等为主要经济来源,我以此为重心,在石材材质鉴定、荒料切割、磨光、切边、检验等环节提供专业技术宣传,并邀请老师前来指导。到村任职以来,我通过科技信息服务平台积极开展农业科技知识的宣传、推广和普及。近一年来,共举办科普讲座4次,发放农业科技宣传手册200余册,受益群众达500人次。调研时,我发现西潘村以古山自然村果蔬种植最多,便主动联系古山种植户,并以杨梅作为实验种植物。2012年初,走门串户讲解杨梅的种植管理技术,邀请了种植能人开座谈会等等,通过多种努力,最终6个杨梅种植大户答应尝试采用新技术并筹建合作社。之后,成立了理事会,并由我到工商部门申请注册“漳浦县古山红果蔬专业合作社”,5月正式拿到营业执照。在杨梅盛产时期,借着合作社的牌子,越来越多的经销商主动联系种植户。大家都说:“今年的杨梅个头大销量好,这还得感谢漳浦县古山红果蔬专业合作社,感谢大学生村官。”

  

来源:大学生村官报   作者:福建漳浦县赤湖镇西潘村书记助理卢镇河  
复制本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