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村官网 > 招聘信息> 正文
报名不足 浙江磐安大学生村官岗位核减
2015-06-10 10:05:00

  又是一年的毕业求职季,在这个人生的十字路口,你会选择什么样的求职方向?

  大学生村官,是十七大以来党中央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主要目的是培养一大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骨干人才、党政干部队伍后备人才、各行各业优秀人才。

  不过眼下在磐安,这项政策正面临报名人数少的尴尬:因为报名人数不足,磐安不少大学生村官岗位正在被核减。

  13个名额只有22人报名

  没达到招聘要求的1∶3比例

  上个月,磐安县发布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公告,这次计划选聘是13个名额。

  按照1∶3的招聘比例要求,报名人数需要达到39人。但是到5月底的报名截止日,报名人数只有22人。

  磐安这次选聘大学生村官分为择优选聘和公开选聘,择优选聘4名,分别是涉农类2名、涉水类2名;公开选聘9名,管理学、法学、农学、经济学各1名,不限专业5名。

  这其中,只有管理学和涉水类两个专业的比例达到1∶3的要求,其他5个专业报名人数都不足,农学、涉农类两个专业有效报名人数为零。

  按照规定,报名人数不足1∶3的岗位,经上报上级部门同意后,最终进行了核减,也就是取消或者减少招聘名额。原本报考该岗位的大学生,则可以改报名,另选岗位。

  磐安县委组织部人才办常务副主任傅海军说,去年磐安大学生村官报名的岗位也没有全部报足,今年的报名情况与去年相比又有了比较大幅度的减少,“这是我们组织部门没料到的。”

  报名要求提高是一大原因

  待遇条件的吸引力还有待加强

  有大学生村官的岗位经历,对今后报考公务员都有相应的加分等优惠政策,在这样的背景下,今年磐安县的大学生村官报名为何还出现报名不足的情况呢?

  傅海军分析说,这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大学生村官的岗位要求比以前更高了,可以报名的范围在缩小。

  以磐安县为例,2007年、2008年刚启动大学生村官选聘时,学历要求是大专,2009年以后提高到了全日制大学本科,去年开始又在政治身份、专业等方面进一步提高了要求。

  比如今年磐安县大学生村官选聘的岗位设置中,有80%以上的岗位要求政治身份是中共党员,参加择优选聘的岗位,还要求为全日制普通高校本科及以上学历的211、985重点院校应届毕业生。

  此外,目前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导向因素也有一定的影响。“毕竟我们农村的工作环境、生活环境和工作的压力方面对高校毕业生吸引力不够大。”傅海军说。

  目前,我市对大学生村官的补贴标准是比照当地乡镇新录用公务员试用期满后工资收入水平确定,不低于当地上一年度企业职工平均工资,并统一办理各项社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

  村官经历收获多

  待遇并不是唯一的衡量标准

  “印象当中农村的工作生活条件会比较艰苦,而且我从农村出来,又回到农村去,怕被人感觉没有花头。”谈及大学生村官的就业意向,应届毕业生林爽这样答复。

  事实上,在对大学生村官的政策上,我市一直都给予政策优待。选聘到村任职的高校毕业生,统一实行聘用合同管理,由所在乡镇(街道)与高校毕业生以书面形式签订聘用合同。聘期一般为3年,试用期为3个月。

  另外,任满1个聘期、考核称职及以上的大学生村官报考研究生,初试总分加10分,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其中报考人文社科类专业研究生的,初试总分加15分。

  今年,我市又定向在符合条件的优秀大学生村官中,选聘乡镇事业单位工作人员3名。

  很多有过大学生村官经历的大学生说,当村官长期在农村基层,和基层干部群众打交道,收获很多,待遇并不是衡量大学生村官价值的唯一标准。

  现任磐安团县委副书记的“85后”美女书记应雨霖就曾有过村官经历,并坦言村官经历很好地帮助了她的成长。

  “选聘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就业是中央推出的一项战略举措。农村有很广阔的舞台,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就职,一方面能够锻炼大学生村官的工作能力,另外可以给自己带来一段非常扎实的基层工作经历,为今后大学毕业生的成长提供一个很好的平台。”傅海军说,从组织人事部门的角度来看,也非常希望高校毕业生能够到农村这个大舞台去锻炼去成长。

  本报记者 杨林聪

  记者微评 >>>

  农村天地 大有可为

  大学生村官岗位因报名不足而被削减,如果因此说这项政策“遇冷”,有失客观。相反,从近几年不断提高的选聘要求、不断完善的管理政策来看,恰恰说明了党委政府对大学生村官的重视,以及将更优秀的人才送到农村一线锻炼成长的殷切期望。

  村官很小,起点很低,但想要干好,担子也不轻。对国家来说,它肩负着增强基层组织建设、促农村发展、让农民受益的任务;对村官个人来讲,它是大学生从学校走向农村,接受农村这所社会大学历练、实现人生抱负的希望工程。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在学校读了万卷书,不妨把万里路放到农村基层去走,经历的困难越多,得到的锻炼就越多,增长的才干就越多。借用一句老话:农村天地大有可为。

来源:金华新闻网   作者:杨林聪  
复制本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