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店员们在柜台后忙碌穿梭,不时传来咖啡豆研磨的细腻声响,仿佛在演奏一首欢快的序曲。细细嗅闻,空气中不仅有蒸煮牛奶的浓郁香气,还夹杂着门外泥土的清新芬芳。
驱车从天津市区出发,2个多小时才到蓟州区下营镇郭家沟村。在村中,记者发现这里竟藏着一家星巴克。“去年暑假开业以来,客流量一直很可观,一天营业额能达到35000元。”郭家沟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胡金领笑着告诉记者,这个数额,放在20多年前,全村人想都不敢想。
1999年,郭家沟村人均年收入不足1000元,是远近闻名的贫困村。位于京津冀交汇处的郭家沟村毗邻梨木台、九山顶两大自然风景区,附近还有一代名将戚继光戍守的黄崖关长城和中上元古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适宜发展乡村旅游。当年,胡金领带领村民们将自家房屋重新粉刷,打造成农家院,开始迈向富裕生活。2021年,村里引进浙江一家文旅公司,投资1.58亿元,对村庄旅游产业统一管理,提档升级,打造萌宠乐园、水上乐园、农耕体验园等娱乐体验项目,为村庄带来了源源不断的游客。2022年,郭家沟景区被评为天津市首个乡村类的国家4A级景区。2024年,村集体收入超过200万元,村民人均年收入超过10万元。
从村民自发经营、设施简陋的农家院1.0时代,到统一规划、规范管理的精品民宿2.0时代,再到与专业运营公司深度合作、整村统筹开发的3.0时代,郭家沟村的民宿产业一直在转型升级。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胡金领充满危机意识。“现在的村庄但凡有点田园风光,就开发乡村旅游,民宿行业越来越卷,可以说迎来了4.0时代,也就是所谓后民宿时代。如何打破‘内卷’,文化是利器,我们需实现从‘住宿功能’到‘文化体验’的转变。”
“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许多人或许不知道,诗中的“渔阳”指的正是今天的蓟州区一带,秦始皇时代即在此封郡。这里拥有独乐寺、黄崖关长城、盘山等景点,其中独乐寺是中国仅存的三大辽代寺院之一,被梁思成先生称为中国古建的“无上国宝”。胡金领认为,这些得天独厚的历史文化资源,都可以为郭家村“所用”,让来到村里的游客愿意多住几天,到附近多走走多看看。
“明代抗倭名将戚继光曾带领3000将士,在附近的黄崖关长城驻守16年。我们正在挖掘这段历史,计划打造‘烽火戚家军’短视频账号,讲述这段历史故事,提升郭家沟村的知名度和文化影响力。”挖掘过程中,胡金领还发现戚家军曾在当地种过水稻,因此和村“两委”试种“戚家稻”。“去年我们种了一批,收获120斤,找南开大学做了包装设计,将这120斤稻米送给戚家军的后人,效果很不错。今年我们会继续种植,将‘戚家稻’打造成村庄特色品牌。”谈及未来蓝图,胡金领的眼中闪烁着希望的光芒。
为了增强游客体验感,胡金领特地邀请河北唐山餐饮协会会长到村指导,“手把手”入户教农民做菜,打造有品质的乡村美食文化。同时,郭家沟村开始注重培训文化。胡金领告诉记者,“前不久,我们专程赴长白山考察学习,其将民宿产业与职业培训深度融合的发展模式令人耳目一新。我们正着手制定与文化融合的郭家沟村民宿产业升级规划。”
郭家沟村精心编撰并出版了《郭家沟故事》系列丛书,创办了村级文化小报,系统梳理乡村文脉,打造独具特色的文化IP,让历史与文化成为村庄发展的灵魂。另一方面,村里打造了多个图书角,陈列多种书刊资料以及世界名著,游客可以一边品味咖啡,一边翻阅书籍,在静谧中感受文化的熏陶,享受乡村生活的美好与诗意。
如今,漫步郭家沟村,古朴的村舍与5间时尚的咖啡馆比邻而居,袅袅炊烟与咖啡醇香交织升腾,传统与现代共存的混搭文化构成一幅别具韵味的乡村新图景。
“什么是‘后民宿’?就是民宿产业从粗放式增长向精细化、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转变,不能止于提供一张床铺、一个热水澡,应该从满足游客情绪价值的角度多考量多建设。”下营镇党委书记李鹏岳表示,以文化赋能民宿的发展模式,正在重新定义乡村旅游的价值内涵。郭家沟村的实践,将给全镇旅游发展带来新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