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建牵线,“一饼”邂逅了“一面”
2024-03-29 15:59:00  
1

乡村干部报网
微信公众号

乡村干部报网
官方微博

  3月30日起,浙江省义乌市城西街道将迎来春季旅游节。届时,城西街道七一村的东河肉饼、浦江县檀溪镇潘周家村的“一根面”两项省级非遗技艺将同台表演,游客还可以打卡位于七一村工商街上的“一饼一面”双非遗标准店。

  七一村和潘周家村,分属义乌和浦江,两村相距有一个半小时的车程。两样非遗美食是如何跑到“一个碗”里的?这要从金华市“百镇共建强基”行动说起。

  2022年5月,金华市组织50个经济强镇和50个山区乡镇,开展全面共建,以强带弱,促进共同富裕。省级兴村治社名师,七一村党委书记、村主任何德兴与潘周家村党支部书记、“一根面”非遗传承人周金华因此“结亲”。

  “走,我带你去周书记家吃面。”何德兴常带着自己的徒弟、选调生刘陈桉,开车去潘周家村“走亲戚”。七一村位于城郊,人口多,经济强,一张东河肉饼做了200多年。潘周家村地处偏远,山清水秀,农家乐生意红火,很多家庭传承着“一根面”的生计,又细又长的面条,遥看如垂帘如瀑布,成为一道风景。“走亲”过程中,两个村的美食是绕不开的话题。

  在刘陈桉的眼里,何德兴“走亲”不是图个高兴热闹,他是带着感情带着思考去的。“何书记总是吃了这家的湿面,还要再买另外几家的干面。买面、吃面的工夫,就把村情民情摸透了,也把人情拉近了。”比如,他了解到一家面店一年少说有20万元的利润,做干面的农户能挣7万元。有不少杭州的游客跑到山里来就为了吃“一根面”,大有市场开拓空间。

  当年12月,潘周家村举办长三角冬泳比赛,七一村的东河肉饼受邀参展美食区。“我们发现,参赛选手和游客进店吃面的时候,都会先买一张东河肉饼,配着吃。”七一村村主任助理刘陈桉、潘周家村书记助理蔡子安在协助组织赛事的过程中,观察到这样一个现象。两位徒弟的汇报引起了两村村干部的讨论。一饼一面都是宝,但都有局限性。何德兴分析,七一村的东河肉饼经营分散、标准不一、品牌效应弱。周金华认为,潘周家“一根面”湿面囿于当地,干面销量提不上去。在走访中,村民也反映,希望这两项省级非遗技艺发扬光大,产生明显的带富增收效果。

  既然游客有“饼面套餐”的需求,村民有“多挣点钱”的意愿,两村何不共做个“饼面文章”?2023年8月,“一饼一面”双非遗标准店计划正式出炉。

  “既然要做标准店,那就要把家家户户的小标准统成一个行业的大标准。”周金华召集卖面做面的农户坐到一起,商讨行业标准。以往,在制面过程中加多少水、晒多少时间,农户多凭手感,细品之下,口味不一。作为“一根面”的非遗传承人,周金华传授经验:用料按克计,时间掐表算,配比、工艺都有讲究。大户周荷鱼也献上一策:她试验多年,发现干面和湿面所需的盐分不一样,要区别对待。多次交流下来,“一根面”终于有了潘周家村的行业标准。接着,周金华对本村村民和七一村肉饼店家进行了多次统一培训,村民们一点就通,很快解决了技术上的问题。

  “一张饼4元,一碗面18元,饼面套餐20元!”在七一村工商街,何倩瑶忙活着,报价时连抬头的工夫也没有。这里是“一饼一面”双非遗标准店的首店。何倩瑶家的东河肉饼店有4间,场地大,卫生状况好,90后的她接过父母的生意后也一直有升级的想法,却不知从何入手。到潘周家村学习制面技艺后,她报名了街道里双非遗首店择址的竞比,最终梦想成真。在两镇街强村公司的支持下,店招更新,2023年10月开门迎客。

  饼面联名,销量如何?半年来,何倩瑶的店生意越发火爆,礼盒包装的产品甚至寄到了身在美国的义乌游子手中。其他肉饼店则期待着再来一轮海选,争取早日加入双非遗标准店行列。潘周家村“一根面”合作社负责人陈玉仙说,面条订单成倍增长,寻“味”来村里旅游的,好多都是义乌口音。

  接下来七一村和潘周家村还能擦出什么火花?“我们计划,东河肉饼的猪肉原料统一采购檀溪镇的生态猪肉,第二家店也要开到潘周家村去,让两地村民共享增收的滋味。”何德兴说。

  本报记者 周妍 通讯员 方义军

责编:姜嘉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