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黄土高原端稳生态金饭碗—— 访陕西省米脂县银州街道高西沟村党支部书记姜良彪
2023-10-13 07:20:00  来源:乡村干部报  
1

乡村干部报网
微信公众号

乡村干部报网
官方微博

  高西沟村俯瞰

  采访对象:

  陕西省米脂县银州街道高西沟村党支部书记 姜良彪

  位于陕西省榆林市米脂县城东北的高西沟村,曾经是黄土高原褶皱里一个贫困的小山村,因土地瘠薄、水土流失严重,几乎年年遭灾。几十年来,四任村党支部班子团结带领全村党员群众,坚持不懈治理水土流失、恢复生态环境、发展富民产业,穷山村蝶变为“陕北小江南”。

  2021年9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榆林考察时来到高西沟村,指出高西沟村是黄土高原生态治理的一个样板,你们坚持不懈开展生态文明建设、与时俱进发展农村事业,路子走的是对的。要深入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把生态治理和发展特色产业有机结合起来,走出一条生态和经济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路。

  近日,记者随高西沟村党支部书记姜良彪登上村里的最高点龙头山,目之所及,层层叠叠的梯田盘山而卧,谷子、果树漫山遍野,水库碧波荡漾映着青山。67岁的姜良彪头戴草帽、脚穿布鞋,笑着说:“有总书记的肯定和鼓励,我们信心更足了!”

  记者:2021年9月13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高西沟村调研,您能回忆一下当时的场景吗?

  姜良彪:当时正是金秋时节,高西沟的谷子和糜子快熟了。总书记在田间地头与大家亲切交谈,他一边捧起一穗糜子观察着,一边微笑着说,硬糜子做黄米馍,软糜子做油圐圙、油糕……他还关心玉米能不能浇上水,地里有没有套种豆子。他不仅问起了村上种植谷子的品种,也很关心村民的生活,家里有几口人,生活有没有困难,有没有医保……

  在龙头山山顶,能看到高西沟的整体山形地貌和生态治理成果。我在这里给总书记介绍高西沟村近年来的水土治理成效。高西沟村民坡上修梯田,沟里打淤地坝,同时治理水土流失、恢复生态环境,总结出了“三三制”经验,即林地、草地、耕地各占三分之一,实现了“泥不下山,洪水不出沟,不向黄河输送泥沙”。改革开放后,高西沟村党支部从优化调整产业结构和土地利用结构入手,逐步把“三三制”模式发展为“三二一”模式,即林、草、粮的用地比例为3:2:1,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显著提高。

  总书记很关心地询问山上都有什么作物品种。我告诉他,东边这一片有油松、侧柏等300多种耐旱树种试验林。得知村上还种植了不少柠条后,总书记说,这是保持水土的灌木林,根扎得很深,羊还啃不死,生命力特别强。

  记者:翻开高西沟村的奋斗史,全村党员群众战天斗地、让黄土变青山的精神令人动容。高西沟村生态振兴的“精神密码”是什么?

  姜良彪:高西沟的生态蝶变,是四任班子三代人凭着“一双手、一把锹、一个老镢头”创造的奇迹。我们村处于典型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山连山、沟套沟,4平方公里的村子分布着40座山峁和21条沟岔,90%以上的耕地坡度在20度左右,“山上光秃秃,下面黄水流,年年遭灾害,十年九不收”是60多年前我们村的真实写照。穷则思变,上世纪50年代,村党支部带领全村人开始探索治沟、治坡。

  我们在生态治理上也曾走过弯路。先是尝试在沟里打坝,本想拦泥拦水,不料山洪一来,全冲毁了。大伙总结教训,又在山上修坡式梯田、打埝窝,但因山的坡度没有改变,洪水一来梯田又垮了。实践证明,不能跟自然规律对着干,更不能想当然,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探索系统治理的办法。在全面调查的基础上,我们明确了沟坡兼治、治坡为主的做法,修造台阶式梯田,同时在沟道节节筑坝、层层拦蓄,淤地种植。

  这是一场三代人的接力。1958年,大战孙家梁山,高西沟人腊月天汗流浃背、衣服冻成“铠甲”也没人退缩。1975年初冬,会战庙梁山,村民们立下“山不平、人不撤”的誓言,连续苦战10天,硬是在山顶造出25亩小平原……我们累计打坝126座,修堰窝100个,硬生生将全村林草覆盖率提高到70%。

  百灵子过河沉不了底,滚滚黄河里没有咱高西沟的泥。正是四任村班子凝心聚力、带领党员群众几十年如一日的奋斗,不断总结探索科学的生态治理经验,才有了今天的“陕北小江南”。

  记者:高西沟村是怎样在守护绿色家底的同时发展特色产业,促进生态和经济协调发展的?

  姜良彪:1995年我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后,虽然面临经济作物的更新换代、林草的种类更新等难题,但我们从未放弃过“生态立村”的信念。问题是,老一辈高西沟人打下了厚实的绿色家底,我们该如何将生态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发展优势,让老百姓靠吃“生态饭”增收致富?这一条路我们探索了很久。

  2006年的一次培训为我们打开了思路。培训期间延安市洛川县一名村党支部书记说,靠着种苹果村民人均年收入上万元。我们能不能拜师学艺?我邀请洛川县的农技师来到村里调研,发现高西沟土层深厚、富含有机质且利于排水,加上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适合发展苹果种植。2007年,高西沟开始尝试种苹果树,村民们剪枝、套袋,更新改造老果园,忙得不亦乐乎。没出几年,红彤彤的苹果就挂满了山头,赶上好年景,每公斤能卖到8元,村民们尝到了产业发展的甜头。

  山地苹果是咱的“金蛋蛋”,好生态是咱的“金饭碗”。近年来,我们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建成水土保持生态展览馆、苹果采摘园、盘山梯田观光点等景点。高西沟的沟底有一汪碧水,是1974年建成的高西沟水库。过去,水库主要用于防洪和灌溉。如今,这里也成了城里人休闲旅游的好去处。游客不仅可以赏水库风景、体验田园采摘,还能住窑洞、尝农家饭。村民高锦武家的农家乐小院,用软糜子做的油糕是吸引城里游客的招牌,最多的一天有近百人来用餐。他信心满满地说今年还要鼓足干劲,进一步把农家乐的招牌打响。

  记者:在高西沟村,生态优势一步步转化为发展优势,绿水青山正在持续变现。新征程上,高西沟村干部群众将怎样牢记总书记嘱托,继续书写绿色传奇?

  姜良彪:环境美了,村民口袋鼓了,脸上笑容多了。如今的高西沟村,树林、果园和牧草,把黄土山装扮得郁郁葱葱。2022年,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17万元,村集体收入33万元,实现了山青、水秀、村美,人与自然和谐、人民生活小康的目标。高西沟村先后荣获“全国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法治文明示范村”“国家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区”“国家森林乡村”“国家水利风景区”“中国最有魅力休闲乡村”等荣誉称号。

  产业优势带来的经济效益,让群众的生态保护意识愈发增强。从“保水、保土、保肥”到“保生态、保振兴、保本色”,新时代的高西沟人正在持续巩固拓展生态治理成果。下一步,我们将牢记总书记的嘱托,进一步树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把生态治理和发展特色产业有机结合,大力发展米脂小米、山地苹果、生态旅游、美食加工、农村电商等多元化特色产业,打响高西沟品牌,继续发挥黄土高原生态治理样板的标杆引领作用,将高西沟的“精神密码”持续转化为“致富密码”。

  本报记者 许露露  刘凤双

  通讯员 吕苗 刘凯

责编:车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