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万工程•共富密码——浙江强村公司调研行”系列观察② 机制之变:“村联体”为何动力变强了
2023-07-31 14:23:00  来源:乡村干部报  
1

乡村干部报网
微信公众号

乡村干部报网
官方微博

  强村公司有哪些独特的顶层设计?“村联体”如何实现优势互补?强村公司能否经得住市场考验?7月3日至7日,调研组一行走进浙江乡村,感受“千万工程”带来的发展嬗变,探寻强村公司背后的机制之变。

  释疑解惑,浙江的实践者、改革者们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强村公司不是走老路,也不是替代合作社等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而是做增量,探索新模式。

  创新经营 探路“万村共富”

  7月4日,调研组来到绍兴市上虞区谢塘镇晋生村,这个村是著名导演谢晋出生的村庄。在这里,一座废弃的老粮站,经谢塘镇强村公司“导演”,变成了“晋生星片场”,成为网红打卡地。今年上半年,片场引来20多万游客,营收超150万元。

  村庄之变背后,是从顶层设计开始的机制之变。早在2020年,浙江就将“强村公司”正式写入省委、省政府文件。今年6月,浙江省农业农村厅等10部门又联合出台《关于促进强村公司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试行)》,要求持续提升强村公司联村带农致富能力,推动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和强村富民不断取得新成效。

  在上虞区,调研组了解到,每个乡镇都有类似谢塘镇的强村公司。它们的母公司,是上虞新农村建设发展投资有限公司,该公司由上虞区统筹成立。各子公司项目共建、资源共享、要素整合,通过激活闲置低效资源,先后建成村级联建商业用房、村级联建物业用房、村级联建公寓用房等,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腰包”。谢塘镇强村公司目前拥有资产价值1.5亿元,资产出租率达100%。上虞区委组织部副部长孙栋萍介绍,该区印发的强村富民行动方案(2022—2025年),明确提出“坚持多跨协同,各方联动”,区镇村三级形成合力。

  走进湖州市南浔区,调研组获悉,2022年,该区26家强村公司实现经营利润5695万元,村均分红超27万元。“南浔区强村公司的发展,是从区级层面绘制蓝图,一竿子到底。”7月3日,南浔区委组织部副部长、区委“两新”工委书记,区直机关工委副书记周海淇告诉记者,南浔区借此蹚出了一条让村村入股、村村受益的集体经济增收之路,村集体经济实现从“保底型”向“发展型”转变。为了护航强村公司越做越强,区级层面出台了分类管理办法、容错纠错机制,重点培育A类企业,其余按照经营情况分为B、C类。其中,A类企业可根据经营需求申请对外招聘经营管理人员,由区人才集团统一招聘,给予300万元以内贷款额度全额3年贴息补助。

  上虞区乡村风貌

  因村制宜 村村“各显神通”

  7月4日下午,从上虞城区出发,往大山深处开车约1小时,调研组到了岭南乡青山村。只此青绿中,藏着一座座民宿。民宿前,有露天的泳池,有装配露营设备的大草坪。岭南乡党委书记王凯指着民宿说:“之前房前屋后的草,一人多高啊!”10多年前,村民陆续搬到城里,14所民居就此闲置。怎么办?

  彼时,“千万工程”正在浙江大地深入展开。瞅准契机,村里找来经营主体,组建强村公司。通过强村公司赋能,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超过100万元。村民“腰包”也跟着鼓了:根据协议,闲置民居现在每年可获得租金,未来租金还可上浮。

  调研组走访的岭南乡几个强村公司,在组建模式上都各有特色。离青山村不远的东澄村强村公司,请来专业旅游公司,深挖本村独有的千里梯田、万里石浪等资源,发展乡村旅游。指着漫山遍野的2000亩梯田,东澄村党总支书记王柏军告诉记者,东澄村强村公司开发8个“共富工坊”,走出了一条以红色动能引领绿色发展的新路子。2022年,村级集体经营性收入从2005年的不足3000元,增长到241.35万元。

  调研组成员、南京农业大学教授耿献辉认为,在“千万工程”背景下孕育的浙江强村公司,没有盲目“抄作业”,而是因地制宜、因村制宜、因时制宜,让乡村有了持续“奔富”的动力。

  在发展中,起初独自探索强村公司发展的东澄村、青山村逐渐意识到,想做大做强,光靠单打独斗难成气候,于是,联手岭南乡其他几个村建“村联体”,打造共富产业链。据王凯介绍,2021年6月,东澄村、青山村、许岙村3个村成立覆卮山先行片联合党委,聚合资金、人才、技术等资源,致力打造以“民宿”“休闲”“文创”为特色的“覆卮旅居”致富产业链。联合党委争取到项目资金2亿元、公益共富资金400万元,大刀阔斧推进道路提升、业态打造、项目招引,将东澄“七坊三中心”、青山“三个月亮主题村落”、许岙“红色国防教育基地”等特色业态串点成线。

  “村联体”建成了,怎么激励每个入股村的积极性,怎样让弱村也有话语权?对此,上虞区永和镇强村公司做了探索。在永和镇青峰创业园,一幢幢标准厂房正拔地而起,这是永和镇强村公司近来的重点项目。7月4日,永和镇党委副书记周铭向调研组介绍,该镇强村公司实行轮值主席制度,建立定期会商和重大事项共商决策机制。“强村公司推行的是‘一项目一团队’,一个项目由一个轮值主席牵头。让轮值村书记发挥工作经历优势,充分挖掘资源信息,其他成员也建言献策。”青峰创业园项目轮值主席是青峰村村书记叶建明。“每个村通过强村公司都能增收,因此每个村都应该主动作为,不能习惯性搭便车。”叶建明说,轮值主席制度给了村书记“各显神通”的平台。同时,通过任务分解,也强化了轮值主席对项目的管理,防止“三个和尚没水吃”。

  拥抱市场 从“鱼缸”游向“大海”

  强村公司的业务从哪里来、核心竞争力从哪里来?调研组一路提问,一路“取经”。

  政府的扶持与护航,无疑对强村公司早期发展至关重要。调研中,一位相关人士介绍,在强村公司起步阶段,相关部门会把保洁、保安、市政养护等政府工程,在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承包给强村公司。调研中,不少地方政府部门也坦言,都会对起步阶段的强村公司有所“偏爱”,尽可能予以支持。比如,南浔区就出台相关文件,梳理出绿化养护、物业管理、小微产业园建设等3大类17小类业务项目让强村公司参与竞标。

  鱼儿在“鱼缸”可以躲避风浪,但也意味着难以成长。从乡村起步的浙江强村公司,在认识到这一点后,积极拥抱市场,到“大海”闯荡。

  “我们跑进市场,纯属意外!2021年9月,有个业务要招投标,就开始市场化。”7月3日,浙江练城强村产业管理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施发明坦言,那次投标后,此前主要靠政府业务生存的练城物业公司,将业务进一步拓展到周边市场,当年利润达420万元。尝到市场化甜头的练城物业,积极改制,在2022年成立浙江练城强村集团,拓展了影视、酒店等业务,拉长产业链,实现了跳跃式发展:2022年总业务量超6000万元,利税超700万元,将570万元的盈利分到各村。

  调研组了解到,南浔出台文件,明确要坚持“政策+市场”双轮驱动,深化市场转型,积极引导强村公司走出辖区、走向市场。去年6月,南浔区正式挂牌成立了强村富民发展集团,引入国有资本,建立国企管理团队,创新探索“国有股权、集体股权、村民股权”+“集体资源、村民资产、国有资本”的“三股+三资”融合经营模式,建立区镇村“三位一体联动共富”机制。

  本报记者 朱秀霞 周妍

  新江苏·中国江苏网记者 李梦迪

责编:尹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