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弥勒党建“123” 写好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
2020-03-31 09:38:00  来源:乡村干部报网  作者:弥组轩  
1

乡村干部报网
微信公众号

乡村干部报网
官方微博

  面对疫情影响,弥勒市通过在易地扶贫搬迁村组实施“书记抓支部、支部带全部”工作,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优势,着力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促进搬迁群众稳定脱贫、幸福生活。

  建立一种机制,三级书记齐抓共管。建立“三级书记”抓党建工作机制,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合力。乡镇党委书记直接挂联易地搬迁安置点党支部,履行党建“第一责任人”职责,统筹安置点全面工作,帮助选优配强安置点党支部班子,每月定期到挂联安置点指导1次工作,帮助解决一批实际困难和问题,全面提高安置点“三个组织化”程度;选派贫困村驻村第一书记或乡镇党委副书记(组织委员)担任安置点第一书记,履行党建“直接责任人”职责,督促党组织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引导党员有序参与安置点管理,为党员服务搬迁群众搭建平台,做好惠民政策的宣传和落实工作;选优配强安置点党支部书记,履行党建“具体责任人”职责,抓好党支部(党总支)自身建设,围绕“五个基本”推进搬迁安置点党支部规范化建设,让安置点党支部强起来、党员队伍强起来、党的工作强起来。

  夯实两个基础,促基层组织力提升。一是夯实组织基础。对安置点党组织设置情况进行认真排查,进一步规范党组织设置,目前,共在全市11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设置党组织15个,其中党总支1个,党支部14个,实现安置点党组织建设全覆盖。选派11名党务理论知识好、有一定基层工作经验的党建指导员指导各安置点党组织做好党员日常管理,开展好党组织基本活动,提升安置点党组织组织力。二是夯实队伍基础。利用乡镇党建脱贫“双推进”教育实训基地、乡镇党校资源,对安置点党员进行全覆盖轮训,不断增强党员素质及致富带富能力。注重加强安置点优秀青年人才培养储备,采取示范培训、任职挂职等措施,培养村级后备力量,在每个易地扶贫搬迁村培养储备优秀青年人才后备力量2—3名。实施村(社区)干部能力素质和学历提升行动,着力提升安置点带头人队伍能力素质。

  实施三项工程,领路群众幸福生活。一是实施阵地建设工程。按照有桌椅板凳、有电教设备等“十二有”标准加强安置点党群活动场所建设,实现11个安置点活动场所全覆盖、办公设备全配备。二是实施“1+N”党群结对帮扶工程。1名党员与N户搬迁户结对帮扶,帮扶情况纳入党员积分管理,充分发挥党员带头发展、带领致富的先锋模范作用。目前,建立起171名党员与786户建档立卡搬迁贫困户的结对帮扶关系。三是实施“三个组织化”统筹推进工程。落实党支部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的职责,扎实推进易地搬迁组织化、产业扶贫组织化、就业扶贫组织化。安置点党组织以活动场所为阵地,定期组织贫困户开展种养殖和外出就业等实用技能培训,并采取在安置点开发保洁员、护林员等公益性岗位,动员贫困群众外出务工等方式,提高安置点贫困群众收入。今年以来,共组织1019名易地扶贫搬迁人员外出务工就业。近两年,弥勒市累计投入450万元在安置点发展村集体经济试点项目5个,示范带动各安置点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2019年,全市11个安置点村集体经济收入均超过3万元。

责编:车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