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掉贫困大山,全面小康路上不掉队
2020-03-27 09:27:00  来源:乡村干部报  
1

乡村干部报网
微信公众号

乡村干部报网
官方微博

  挖掉贫困大山,全面小康路上不掉队

  云南怒江州委书记 纳云德

  在泸水市古登乡恩河社区马俄河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贫困户喜迁新居。

  怒江州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少数民族人口多,一直是总书记最牵挂、最关心的地方。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总书记和党中央亲切关怀下,我们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狠抓攻坚任务落实,全州累计脱贫22.35万人,贫困发生率从56.24%下降到10.09%,独龙族、普米族整族脱贫。目前,全州仍有3个县市未摘帽,还剩80个贫困村、4.43万贫困人口,傈僳族、怒族尚未实现整族脱贫。面对这些最难啃的“硬骨头”,我们将牢记总书记殷殷嘱托,按照党中央决策部署,誓将千百年来压在各族人民头上的贫困大山彻底挖掉,在全面小康路上不掉队。

  一、开展百日攻坚,坚决完成任务

  针对80个贫困村中贫困人口超过500人、贫困发生率超过10%的57个重点村和19个千人以上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实施挂牌作战,明确38名厅级干部作战到村到点,聚焦住房、收入、控辍保学三个难点,精准施策到户到人,确保农村危房改造五月底全面完成,适龄儿童不因贫失学辍学,516户收入未达标户和9495名特困人员收入有保障。

  针对10万易地扶贫搬迁对象中还有1.46万人未搬迁入住,新组建近千人“背包工作队”,背包上山、吃住在组、进村入户,帮助群众3月底前“搬出大山、迁入新居”。采取建产业基地、抓劳务输出、办扶贫车间等措施,实现每户搬迁家庭至少有1人稳定就业。在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组建扶贫“暖心团”,实行“面对面、心连心”服务,确保搬迁群众融得进、稳得住、能发展。

  针对群众内生动力不足,组织1.9万名干部挂联6.9万建档立卡贫困户,暖心入户、帮扶到人,一手抓“两不愁三保障”问题落实,一手抓群众关切问题解决,提高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围绕“感恩共产党、感谢总书记”开展感恩教育,坚持“富脑袋”和“富口袋”并重,办好新时代农民讲习所,抓好脱贫能手、乡村能人培养,激发群众内生动力,帮助群众摆脱思想贫困、精神贫困。

  目前,经动态监测,全州贫困发生率已降至2.49%。

  二、实施三项行动,巩固脱贫成果

  实施产业就业增收行动。安排产业扶贫资金40亿元,组织化推进蔬菜、水果、中药材、生猪、肉牛等高原特色种养业和旅游文化产业,实施百万亩草果、百万亩核桃提质增效。推动10万群众外出务工,今年计划到广东务工的1万人,已通过扶贫专列、扶贫大巴“一站式”陆续输出。确保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以上。

  实施“保生态、防返贫”生态建设巩固脱贫成果行动。选聘3万名生态护林员参与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管护,带动3万户贫困家庭实现稳定增收;针对易地搬迁后无力外出务工群众,组建182个生态扶贫专业合作社,推进怒江、澜沧江两岸30万亩生态修复治理,计划带动2万户6万人参与实现收益。

  实施“两类人员”帮扶行动。针对存在返贫风险的15778人已脱贫人口和存在致贫风险的14601人边缘人口,进行监测预警,按月分析研判,强化救助措施,落实帮扶政策。

  与此同时,加快高速公路、民用机场建设,实施人口素质五年提升计划,破解怒江区域性贫困的深层次问题,夯实稳定脱贫的基础。

  三、克服松劲思想,压实攻坚责任

  尽锐出战。落实“党政一把手负总责、四级书记抓扶贫”责任制,在一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加强一线攻坚力量,从州、县机关抽调三分之一的干部驻村攻坚脱贫,县委常委下沉乡镇担任第一书记,选派处级干部担任乡镇扶贫工作队大队长,科级以上优秀干部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发挥好中交集团、广东珠海等帮扶干部作用。

  激发拼劲。巩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开展争当“有情怀有血性有担当”的怒江脱贫攻坚干部实践活动,推动干部履职尽责、担当作为。进一步强化一线培养选拔干部鲜明导向,对表现突出的及时提拔重用、晋升职级、表扬表彰。发挥好“怒江扶贫暖心基金”作用,为牺牲干部家属及受伤致残干部提供长效保障。  (标题编辑有改动)

责编:车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