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榜样特别策划丨回访第27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逄子剑:像胡杨一样扎根
2025-04-25 10:06:00  来源:乡村干部报  
1

乡村干部报网
微信公众号

乡村干部报网
官方微博

  编者按

  火红的5月,绽放的不只是花朵,还有耀眼的青春。在5月,青年是当之无愧的主角。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的重要一年。自2021年“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至今,一批批年轻的乡村干部响应时代召唤,挺膺担当,为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注入了澎湃的青春力量。

  田间地头已成为年轻“头雁”们施展抱负的广阔舞台。2021年至今,共有12名乡村干部光荣跻身“中国青年五四奖章”榜单,成为广大青年争相学习的榜样。他们是村党组织书记、驻村第一书记、乡镇干部,翻开他们的履职“成绩单”,有的是乡村产业发展的开拓者,有的是服务群众的贴心人,有的是基层治理的创新者……他们用青春和汗水在广袤田野上勾勒出一幅幅产业兴、农民富、乡村美的振兴画卷。

  近日,记者回访2021年以来“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中的部分乡村干部,探寻青年榜样们的奋斗轨迹,揭示乡村振兴需要怎样的“青力量”。

  策划 陈炳山 许露露

  统筹 许露露

像胡杨一样扎根

逄子剑

  榜样档案

  第27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逄子剑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招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获奖时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莎车县巴格阿瓦提乡党委书记

  “我已经在南疆工作了整整10年。能够在祖国的西部边陲,挥洒自己的青春汗水,我感到无比自豪。”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招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逄子剑告诉记者。

  逄子剑是一名90后,出生于山东莱阳。2014年,他从烟台大学毕业后,选择奔赴新疆,扎根基层。初到新疆,逄子剑担任喀什地区疏勒县巴仁乡琼克其其村党支部副书记,在这里,他努力改变村容村貌,解决村民难事烦心事,是村民信任的“小逄书记”。2019年,逄子剑调任莎车县城北街道党工委书记,他为当地居民解决用水难题,还推动涉及1600多户居民的棚户区改造,赢得一片赞誉。

  2021年,逄子剑来到莎车县巴格阿瓦提乡任乡党委书记,面对严重的土地盐碱化问题,他深入调研,引进耐盐碱小麦新品种——京麦189,在盐碱地上创造了丰产奇迹,之后又推动巴格阿瓦提乡与科研院所合作,构建育繁推一体化产业链,进一步鼓起乡亲们的“钱袋子”。2023年5月,逄子剑荣获“中国青年五四奖章”。

  在现在的岗位上,逄子剑致力于寻找促进南疆农牧民增收方面的发力点。

  “4月底,高油酸花生——‘冀花16号’将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伽师总场嘉和镇点播,首次试种面积50亩。”望着即将迎来“新生”的试验田,逄子剑难掩兴奋。喀什地区的重要传统作物是棉花,产业结构的相对单一,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乡亲们的增收空间。经过调研,逄子剑发现当地的气候和土壤条件十分适宜种植花生。今年初,逄子剑和伽师总场党委常委、副场长王毅一起积极与山东鲁花集团有限公司洽谈,推动发展高油酸脂花生产业,把“冀花16号”作为主要推广种植的新品种,打造乡村振兴的富民项目。

  该项目采取“现代化高标准订单农业模式”,公司为种植户提供专业的种植技术指导,包括提供种子、土地整理、施肥、灌溉、病虫害防治等,并负责花生收购。“‘冀花16号’的平均亩产量可达450公斤以上,较传统品种增产50公斤左右。试验成功后,我们会将高油酸花生试验田面积逐步扩大至万亩,从而释放更大的增收潜力。”逄子剑满怀信心地说。

  10年岁月倏忽而逝,逄子剑一直坚定地将乡亲们的心声和期盼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惧困难,不断前行,成长为扎根南疆的“胡杨”。他想告诉所有青年人:“胡杨树扎根越深,越能抵御风沙。青年人的成长也是如此,只有脚踏实地,才能走得更远。”

  记者 刘琼

责编:马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