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的“玲姐” 尽职的书记
2021-04-16 09:38:00  来源:乡村干部报  作者:杨志勇  
1

乡村干部报网
微信公众号

乡村干部报网
官方微博

陈康玲在马河村调研产业发展情况

  我扶贫所在的草庙村归属陕南安康汉滨区谭坝镇,主政谭坝镇的是一位女书记,这在陕南所有乡镇中可以说凤毛麟角。女书记全名叫陈康玲,因为很有“大姐”气质,镇上村上的干部背地里都昵称她“玲姐”,就连一些比她年长的老同志也如此称呼。久而久之,“玲姐”就成了她的代称。

  乡镇干部们聚在一起常常喜欢编排故事,在这个镇,玲姐自然成了故事中的主要人物,或者说,她很容易被编排到故事中。我也喜欢听大家闲侃关于玲姐的故事,因为好奇一个女同志是怎样领着大伙把事业干成的。

  脱贫攻坚战打响的第一年,玲姐受命来到这个镇。第一次听说玲姐失眠的故事,是因为她为全镇贫困户脱贫的事上心着急引起的。谭坝镇松坝社区是个集中安置点,前后入住了几千居民,其中很多家庭妇女因为照顾老人和孩子而不能外出务工,还有许多群众因为无地可耕、无事可做在家闲着,影响家庭收入,这可急坏了玲姐。她思前想后,多番调研,最终决定创办一家社区工厂,解决搬迁群众家门口就业问题。随后,她就忙活开了,先是费心筹集了三五百万元投资建厂房,然后又操心招商的事。毛绒玩具厂建起来了,她又要操心招人用人、技术和工资问题……有些事情看起来很小,但涉及到群众利益,她一件都放心不下,急得睡不着觉,直到社区工厂顺利投产她才放心下来。最终二三百人实现了“家门口就业梦”,每个工人月均增收两千余元,引得不少兄弟乡镇前来学习。

  镇上有个脱贫攻坚工作群,通过这个群可以了解玲姐每天的工作动态。白天她如果不在田间地头、工厂车间,就在参加会议或安排部署工作,或者在集中安置点、分散建房点、产业园区、农家院落进行调研,实地解决问题。玲姐经常要忙到凌晨,每当看到她办公室夜半还亮着灯,就有人开玩笑说:“玲姐又失眠了。”

  有一位老同志曾这样形容玲姐的工作状态,说她如同一头勤恳而不知疲倦的老黄牛,刚从磨道上卸下套,又赶到碾子跟前再次上套。也有人比喻她如同一只运动的钟表,从早到晚没有片刻清闲。

  玲姐晚上休息得比较迟,大家就担心次日的工作被念“紧箍咒”。但在我看来,她的情绪正是她雷厉风行的作风体现。举例说吧,有时会上刚布置任务,她散会后就去督促落实,生怕工作脱了节。有时候刚接了她电话说要看某项工作推进情况,随后她人就到了现场。在这种督战作风下,谁敢打马虎眼?

  听说玲姐晚上睡不着,我就想起了另一件事。那是我刚驻村不久的一天,面对香菇、辣椒等产品保鲜难题,和其他驻村干部一合计,打算在草庙村建个保鲜库。趁着一次刚开完会的机会,我去玲姐办公室找她商量,看能否争取到一些支持政策。听了我的想法后,她当即拿起电话咨询相关部门,大约半个小时就拍板定夺,然后安排相关人员负责具体落实。不久,草庙村就在全镇率先建成了一个400立方米的保鲜库。这是我第一次感受她的果断利落和敢于担当。

  因为她的榜样带动,全镇干部跟着她一起奔忙也毫无怨言。我所在村的工作队,偶尔出现工作懈怠或厌战情绪时,只要有人咋呼一声“干欢实点,玲姐来了”,便会逗得大家一阵笑呵呵。

  相比之下,倒是玲姐更难,再苦再累也不能有牢骚、有怨气,时刻都要给干部群众传递信心、力量和温暖。她的笑像一朵向阳的葵花儿,就连我也偶尔开玩笑说,几天不见她,似乎就缺少了积极向上的动力。

  玲姐还是一个“自信姐”。是的,她该有这份自信。因为她的失眠,把每项工作都安排得精细到位。像玲姐这样一位事事追求完美的人,偶尔有失眠的痛苦,见怪不怪。其实她就不是晚上失眠,而是长期处于工作状态。她或许也曾夜半悄悄地流泪,因为工作劳累,心里委屈,或许还有无奈、孤独和失落,那是因为她对这片土地和这里的乡亲们爱的深沉。

责编:刘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