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陇县焦家坡村第一书记王宏:老槐树下演绎精彩扶贫故事
2020-06-25 16:26:00  来源:乡村干部报网  作者:许露露 贾玉龙  
1

乡村干部报网
微信公众号

乡村干部报网
官方微博

  在陕西省陇县东风镇焦家坡村的村口,有一棵郁郁葱葱的老槐树,被村民们称为“幸福树”。平日里,村里男女老少习惯围坐树下,拉家常、嗑瓜子、下象棋……虽然日子并不宽裕,但大伙儿安于清闲。直到两年多前,一位年轻人的到来,才改变了这种习惯。

  2017年5月底,陇县果业局干部王宏主动请缨,来到焦家坡村担任第一书记。这个有着林学专业研究生学历的80后,下决心要为村里做些实事。刚到村他就挨家挨户走访,可不少村民家都是“铁将军把门”。村干部对他说,除了在外打工和下地干活的,基本上都在村口老槐树下。果不其然,老槐树下不仅有丧失劳动能力的老人、五保户、低保户,还有年轻力壮却闲坐着的贫困户。

  眼前的一幕,让王宏陷入沉思。怎么才能让群众摆脱安于现状的想法,提振他们自主脱贫的信心?好几个晚上,王宏辗转难眠。

图为王宏(左四)向群众宣传扶贫政策

  很快,老槐树下的“闲聊团”多了一位新人,他就是第一书记王宏。大伙闲聊,他盘坐在一边,手拿本子旁听,不时记下各家各户的烦心事,晚上回到房间思考村子的发展思路。

  “王书记,你是来扶贫的,别人都说贫困户有好政策享受哩,那你说说我怎么才能富起来?”没过两天,村里的一个年轻人向王宏发问。“就是就是,王书记你给咱们说说!”人群里有人附和起来。

  “精准脱贫首先要解决‘两不愁三保障’问题,你要想致富,就看你想务工还是想发展种养业,哪一方面我都可以帮你!”

  “王书记,我听村干部说,你是咱果业局的技术骨干,我想问问你,春天苹果树爱长虫咋办?”

  “一般苹果树在春季管理中,常会遇见六种病虫害,比如金龟子、蚜虫、梨星毛虫等等,不同的病虫害要配置不同的杀虫剂,明天你可以带我到你家地里看看,我帮你配药。”王宏热心地说。

图为王宏(左一)现场传授果树管护技能

  老槐树下的闲聊,渐渐变成了咨询会。在一次次的答与问之中,大家伙加深了对王宏的印象,觉得这是个有本事的实在人。就这样,王宏每天去那里宣传扶贫政策,讲些身边勤劳致富的典型,鼓励村民们走出树荫,用汗水和智慧走出一条脱贫路。

  有一天,村里70多岁的五保户李根生在树底下对王宏说:“我家里的电灯开关坏了几天了,也不知道能找谁帮忙修一下,晚上黑灯瞎火的,啥事也干不成。”王宏二话没说,赶紧去村里小卖部买了新的开关和灯泡,到李根生家中为他换上。

  就是这样一件件小事,让王宏逐渐走进群众心里。王宏建立了“贫困户与帮扶干部心连心”微信群,及时发现和解决群众的生活困难,同时在村里开办了“爱心超市”,推行以奖代补积分奖励机制,引导群众摒弃“等、靠、要”。

  为了拓宽群众致富渠道,王宏和村“两委”班子成员结合村情,利用资源禀赋,依托帮扶单位专业优势,按照“支部+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在村里成立了种植专业合作社。栽植核桃3000余亩,种植酿酒高粱1500亩以及白芨、丹参等中药材150亩,形成了以核桃为主、特色种植为辅的产业发展格局,年经济收益100余万元,2019年全村人均增收1500元。王宏还积极联系县劳动就业管理局,对村里的富余劳动力开展技能培训,增加劳务输出120多人。

  就这样,“幸福树”下闲聊的人渐渐少了,他们一个个走出了树荫忙起来了。

  村里有个别贫困户让王宏特别牵挂。贫困户高喜平,妻子常年受精神疾病折磨,两个儿子上中学,高喜平因照顾家庭无法外出务工,全家仅靠几亩田维持生计,日子过得十分拮据,王宏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老高,村里其他贫困户都发展产业哩,你就没啥想法?”那一天,当王宏走进家门时,高喜平正在灶台上做午饭。

  “老高,我可听村里人说,你家之前养过牛,有这方面的经验,你咋不贷点款养牛呢?”见老高没搭话,王宏又补充说。

  “想得容易,钱从哪里来?赚了钱咱就不说了,万一赔了还让我活不活?”高喜平把锅碗瓢盆碰得咣当响。

  “咱去银行帮你贷5万元,赚了算你的,赔了我和你一块还!”

  “王书记,让我再想想……”高喜平愣住了,当场没有给王宏准确答复。

  三天后的上午,雨下得正大,高喜平打着伞跑到村委会,裤管湿了半截,急吼吼地把王宏从办公室叫了出来:“王书记,我想养牛哩!”

  王宏忙前忙后为高喜平办了贷款,高喜平在自家院子里搭了一间简易牛舍,买了6头牛。一年之后,6头牛变成了8头,出栏3头,还养了10多只羊,当年就赚了2万多元。眼下,高喜平准备再买些牛,创办家庭农场,他激动地说,“多亏王书记当初帮我一把,现在娃们的学费都有着落了!”

图为王宏(左一)现场指导贫困户王芳兰防治病虫害

  焦家坡村基础设施薄弱,通组没有水泥路,也没有路灯。刚来的时候,王宏利用晚上入户,到处黑漆漆的,滑倒是常事。村民的住房大多老旧,一个雨天王宏到葛争气老人家走访,炕上竟放了些盆接房顶漏下来的水。回去的路上,王宏眼前一直浮现着那几个扎眼的盆。

  “只有把村里的基础设施搞好了,才能留住人。”王宏说,住房安全、村路通畅、吃水有保障,是他始终操心的事。

  2017年下半年开始,王宏便与村“两委”多次争取项目资金,在村里大力改善基础设施。2018年,24户贫困户通过移民搬迁住进了舒适整洁的楼房;176户通过土坯房改造,原本破旧的住房焕然一新,通组到户的土路变成了平整宽阔的水泥路;2019年秋,各家各户安装了干净卫生的电炕,一到晚上,村里的太阳能路灯全部亮起来,照亮了村子未来的路。

  老槐树下越来越安静了,但村民们的日子却越过越红火。现在,当村民在老槐树下聚集时,常常是因为合作社要给大家伙分红了。

责编:刘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