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邹城存里村“三项措施”助力发展 跑出“加速度”
2020-08-12 17:14:00  来源:乡村干部报网  作者:赵海燕  
1

乡村干部报网
微信公众号

乡村干部报网
官方微博

  乡村要振兴,产业是核心。山东省邹城市统计局驻峄山镇存里村工作组深切感悟到:找到适合当地发展的产业做支撑,是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发展和农村繁荣的关键。通过工作实践和深入思考,工作组总结出三项举措,让村庄发展跑出“加速度”。

  因地制宜、结合实际,找准适合村庄发展的特色产业

  从去年7月份驻村的第一天起,山东省邹城市统计局驻村工作组就把“发展特色产业、助力乡村振兴”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然而工作组更明白,目标的实现需要切实有效的抓手,即如何依托村庄自身优势找准产业振兴的突破点,把特色产业做大做强,牵动村庄全面发展。突破点只能在实践中发现,驻村工作组通过对存里村的综合考察,发现该村周围地形以低矮丘陵为主,光照充足,自然条件非常适合优质黄桃种植,并且优质黄桃具有产量大、品质好、附加值高的特点,每亩地收益能达到2--5万元,尤其是克服了传统桃品种不耐储存的劣势,发展前景广阔。同时,桃产业在用工方面需求也很大,在果树剪枝、授粉和采摘季节都需要大量劳动力,可以带动大量村民就业。

  要发展桃产业,零打碎敲很难有成效,必须搞规模化经营,于是工作组找到在存里村流转了近1200亩土地的一家土地流转大户,经过多次深入沟通,发现承包大户是一位“农业通”,对发展优质特色农产品也有强烈的愿望,双方一拍即合。在工作组的鼓励支持和村“两委”的配合下,今年3月份一期600亩优质黄桃已全部种植完毕,桃产业链条延伸发展的各项工作也已基本就绪,以桃产业为突破点引领存里村乡村振兴的前景可期。

  提前谋划、因势利导,尝试新业态带动发展

  在信息化纵深推进的时代大背景下,农村产业要想发展好,除了大力采用农业新品种、新技术外,还要有互联网思维。存里村优质黄桃种植基地的长远发展,也需要走线上线下销售相结合的新兴业态渠道以提升农产品附加值。为此,工作组决定在优质农产品新业态销售上主动作为。他们首先积极协调国土部门、农业农村部门,办理了设施农业场所建设手续,还利用第一书记项目资金,建设了一处300平方米的厂房式电商经营场所,租赁给承包大户使用,帮助他加快发展桃产品电商。

  同时,今年疫情期间,根据承包大户提供的信息,河北一家厂家开发出了农产品自助零售机器,可以像自助售货机一样在小区、商超等无接触销售农产品,工作组敏锐的认识到这是一种适应信息化时代的新业态销售模式,于是积极鼓励支持承包大户前去对接学习,争取早日引进落地。通过持续开展工作,目前承包大户已经与河北商家谈妥代理事宜,并首期选定在济宁市任城区的部分小区、商超布点,展开了新业态零售工作,随后向邹城等地延伸。同时,承包大户还把农产品自助零售的拣选、分装工作放在了存里村的电商产业园,这将会给附近村民带来大量长期稳定的工作岗位。

  优质林果产业的发展,和工业企业不同,有较长的成长周期,尤其是果树种下的前两年,收益少是产业发展的痛点,因此如何谋划好产业发展的远近期问题也显得十分迫切。为了让优质黄桃产业走得更稳、走得更远,工作组与承包大户一起多方调研学习,根据存里村离城较近并且紧邻京台高速的地理特点,拟定了春季赏花、夏秋采摘、四季星空篝火的乡村旅游发展计划。同时,还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循环经济,在桃产业园里引进种植错时上市的高附加值西瓜新品种,开展生态肉食鹅养殖,减少化肥、农药使用与损害等,让桃产业链条真正延伸广、“活”起来,解决好近期收益不足的痛点问题。

  巧借外力、善用杠杆,撬动村庄发展

  “好风凭借力,扬帆正当时。”这两年,为了发展集体经济助力乡村振兴,各级都配套了第一书记专项资金,如何用好这项资金,发挥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也是工作组深入思考的问题。考虑到资金量总体有限,工作组确定了好钢用到刀刃上、让第一书记项目资金发挥“四两拨千斤”作用的思路。一是用到关键点,工作组集中两年的第一书记项目资金,建设了电商产业园,为桃产业发展延伸产业链提供了必要发展条件。二是调动积极性,采用建设承包的方式,为种植大户打灌溉井两眼,约定建设资金以租金的形式分十年交给村集体,这样既能缓解承包大户资金压力,调动他们投入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又增加了村集体收入,可谓一举多得。  

责编:车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