汗洒乡村土更香
2020-05-27 14:17:00  来源:乡村干部报网  作者:杨智慧  
1

乡村干部报网
微信公众号

乡村干部报网
官方微博

  “豆——腐,豆——腐”,一声声叫卖吆喝打破了辽西小村瓦子峪的寂静,我作为来这里近三年的第一书记,早已熟悉了清晨村东郑家豆腐坊给我们每天吹起的 “起床号”,这预示着我驻村工作新的一天又开始了。

  2018年3月,响应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要求和省委号召,我成为原省档案局(馆)选派的辽宁省第一批驻村第一书记,来到了义县瓦了峪镇瓦子峪村。

  刚来瓦子峪村时,信心满满,决心甩开膀子,撸起袖子大干一场。但到村了解实际情况以后,现实给我上了一课:瓦子峪村70%以上土地为低山丘陵,80%的耕地在20度坡以上,人均土地1.2亩,土地瘠薄,加以干旱少雨,自然条件十分恶劣,当地流传着:两台加一瓦,谁来谁都傻的民谣,一瓦就指是瓦子峪。而且作为中心村,瓦子峪没有村部,只能暂借个人家一间房办公,党员、村民代表更没有开会活动场所。村党员年龄老化,党建工作落后。没有村集体经济,村子是空壳村,长期负债。村了土路多,有些地方村民出行不便,村路急需修建等等。但我想这些困难改变不了我对人民的深情的初心,改变不了我奔赴脱贫攻坚第一线、真诚奉献乡村振兴的使命。三年来,我与村“两委”一道,倾情融入,倾心奉献,倾力实干,用一项项踏实的工作实现着追求因磨砺而出彩,人生因奋斗而升华的目标。

  聚焦主责抓党建

  刚到村,我就深知:第一书记必须把加强农村党的建设作为首要任务,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乡村基层延伸,逐步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力。村部是村“两委”班子议事、办公和开展服务群众的基本场所,也是村党组织开展活动的阵地,在普通百姓眼里,村部更代表党和政府,是全村人的“娘家”。瓦子峪村是镇所在地,但村多年没有村部,党员大会召开都成问题,作为一级组织这样的局面十分尴尬。我是看在眼里,急在心头,决心把建设村部做为一件大事来抓,通过村部的建设,重拾党员群众对村建设发展的信心,把人心凝聚起来。我经过多方协调,从民政部门争取资金25万元,修造350平米的标准村部,购置了办公桌椅、电视、档案柜和档案用品等,现在村部兼有办公、宣传、文化和服务群众等多种功能,解决多年没有村部这一老大难问题,让党员有了荣誉感、归属感、庄严感和使命感,让村民办事和活动有了基本场所,得到镇领导和百姓的称赞。

  稳固的基地为下一步开展工作提供了条件,我与村“两委”制定了“党建带动补短板,发展经济共攻坚”的工作思路,遵照党章建立健全党建工作各项规章制度,认真落实“三会一课”制度,每月亲自组织党员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强化全体党员的政治学习教育,全面指导村党支部规范化建设,从组织健全、制度完善、运行规范、活动经常、档案齐全和作用突出六个方面入手,逐步使村党支部各项工作标准化、规范化。并发挥我是档案局派驻干部的工作特长,完善健全村档案管理,档案从无到有逐步建立起来。党员素质的逐步提高,党支部凝聚力和号召力的逐步提升,为瓦子峪村各项工作行稳致远提供了坚强组织支撑。

  党员是农村发展的带头人,也是今后村党建等各项工作持续发展最主要因素。当前,农村党员干部老龄化是普遍存在的问题,瓦子峪村更是这样,四十岁以下的党员非常少,针对这一突出问题,我建议村优先发展年轻、常年在家且能带动大家致富的入党积极分子,给村党组织输送新鲜血液,给村民选好致富带头人。经过一年的考查,2019年村里有三名四十岁以下的符合上述条件的青年入党,为瓦子党村党支部提供人才储备。

  心系群众办实事

  到百姓中去,了解村情民意是我驻村以来一直坚持的习惯,走进村民家中和田间地头,与百姓唠家常,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所忧、所盼,以经常的了解调研作为工作的突破口和着力点。瓦子峪村内土路多,硬化路少,雨天一身泥,风天一身土是村老百姓和我反映最多的问题之一,为解决这一长期困扰瓦子峪百姓的民生问题。我及时向厅有关领导汇报,在厅领导的帮助下,协调财政部门“一事一议”专项资金100余万元,对村内5公里道路硬化建设,从根本上改善村民的出行条件和生活环境,解决多年来百姓反映的出行难问题,受到村民的交口称赞。

  “两不愁” “三保障”中吃水的安全是十分重要的安全。我针对村百姓常年喝的井水是地表水,存在生活垃圾污染的隐患和干旱时农户饮水困难的问题,与村“两委”成员积极向上级争取村自来水项目,通过多次协调努力,2019年投资100余万元的自来水项目完成建设,我还将水样送到省级两个检测部门进行水质检验,保证村民用水安全,百姓们说:这次我们可吃上了放心水。

  为丰富群众业余生活,我还协调省体育部门,争取价值5万余元户外体育活动器材,为村民健康活动提供基础设施。为解决村路灯年久失修,多数不亮,群众反映晚上百姓出行和上晚课学生回家安全受到一定影响的问题,我多次协调省民宗部门,争取专项资金35万元,为村道路安装100盏新的路灯,解决村路照明的盲点问题。

  找准路子谋发展

  瓦子峪村集体经济十分薄弱,也可以说是什么都没有,是长期负债的“空壳”村。如何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是我驻村以来感到最大的压力,缺资金缺项目成为最大的难题。如果村集体经济长期“空壳”,没有为百姓服务的能力,党在乡村的执政根基就会弱化。特别是2018年底,我转隶到省委办公厅后,主管扶贫工作的领导对我提出最多的就是如何找一条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之路。为此,我多次与村“两委”班子共同研究村集体经济发展项目,村集体经济成为我们最难啃的骨头。集体产业要振兴,调研规划要先行。村“两委”决定村集体经济发展项目不能主观臆断,更不能墨守成规,要在深入调研考察基础上,因地制宜地提出科学有效务实的村集体经济发展发展规划。我多次到附近乡镇考察先进村集体经济发展典型的情况,考察了独头蒜、辣椒、西红柿、大地黄瓜、非洲菊;南果梨、京白梨、油蟠桃;养羊、牛、驴等多个项目,与种植、养殖专业户面对面交流村集体经济发展项目的可行性,投入产出情况。通过调研走访,自己的思路打开了,想法和建议也更接地气了。经过村“两委”班子慎重研究确定以养殖业为村集体经济发展项目。

  项目确定后就是资金的落实,为此我多次到省、市、县相关部门跑资金,可以说跑断了脚,磨破了嘴,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我多次多方努力下,争取到壮大村集体经济50万元的专项资金,今年村的养殖场征地、打井已完成,下一步按照规划和时间表进行标准化建设,村集体发展有了光明的前景。

  脚下泥土散芬芳

  我从小在农村长大,对农村、农民有天然的情感,平时想得最多的是村民,村里老年人多,且大多数受老年慢性病困扰,为最大限度减轻他们的痛苦,我积极联系省红十字会和省金秋医院专家到村为老年人义诊。2019年7月,金秋医院5名专家为村民义诊,还吸引了周围村子的百余人就诊,受到村民的热烈欢迎。

  我村村民周杰身患重病,我与村干部多次到他家里探望,了解他家的困难以后,我发起“水滴筹”爱心活动,在单位领导和同事的积极支持下,筹集资金近万元,为病患家庭排忧解难。建档立卡户赵香珍体弱多病,我多次到她家询问生活和身体情况,并帮助她联系内科专家上门为她会诊,减轻解除她的病痛。她激动地对我说:多少年没有看到这样想着老百姓的好书记了。

  村民石国良、张玉军的房子年久失修,早就评定为危房,由于诸多原因一直没有改造,我了解情况后积极与镇政府城建助理沟通,反映他们的问题,经过多方努力,得到领导重视,去年两家喜住新居。村民马玉文在新农保政策解读上遇到难题,我在咨询有关专业人员后,为他耐心讲解,解答他的疑惑,直到他满意为止。还有一些村民向我反映村土地转租金给付不及时问题,我及时与村“两委”班子反映群众诉求,及时反馈给村民,有效预防和化解了矛盾冲突问题的发生。为贯彻落实“道德义县”的建设,我与省社科联沟通,邀请到两名社科方面的专家到瓦子峪村就文化道德建设进行专题讲座,提升村民的文化和道德素质。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三年来,做为兰台人的我始终笃诚初心使命,克服春季黄沙、夏日烈焰、秋季大风、冬季酷寒,蚊虫叮咬、交通不便等困难,无论村民何时来找,无论几点都会热情接待、耐心解答,帮助村民解决危房改造、饮水行路、养老就医、起居出行等问题,按照职责要求,打通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也正是通过自己吃苦耐劳的工作作风和积极的工作态度,赢得了群众的普遍认可,也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赢脱贫攻坚战贡献着自己的绵薄之力。

责编:车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