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常熟市沈市村党委书记赵俊:“工作诀窍,就是替群众着想”
2022-03-18 09:45:00  来源:乡村干部报  作者:本报通讯员 张雨嘉  
1

乡村干部报网
微信公众号

乡村干部报网
官方微博

  提起江苏省常熟市梅李镇沈市村党委书记赵俊,村民们交口称赞。他的口碑从哪儿来?赵俊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道出了其中的真谛,“诀窍就是替群众着想”。下面的二三事便是印证。

赵俊(右二)同村民商议道路改造事宜。张雨嘉 供图

  一双“铁脚板”

  赵俊2019年7月担任沈市村党委书记,刚上任不久,就遇到了难题。

  当时,穿村而过的沪通铁路建设需征用村里250多亩地,看着丰收在望的小麦却不能收获,村民们产生了抵触情绪。有人干脆在工程车进出口搭起棚子,轮流值守,不让车辆进入。

  赵俊赶到现场劝解。他说,“这是一项国家工程,征用地也是临时的。”“不行,就不同意。”“换个地方吧!”村民们并不配合。次日一早,赵俊带着村干部叩开了43户村民的大门,听取收集意见建议,问题聚焦在施工噪音和征地补偿两个方面。随后,赵俊多次与施工方协调,一个月后,拿出了一套村民认可的方案,使施工得以顺利推进。

  两年来,为协调铁路建设,赵俊练就了一双“铁脚板”。铁路沿线两个村组的13户村民,为避免噪音、扬尘困扰,拆迁意愿强烈,可房屋又没有达到拆迁标准,诉求一直未能满足。赵俊站在村民的角度思考问题,和有关部门一起商量解决办法。最终,13户村民集体拆迁移位,安排到村里环境更好的地块,原来的宅基地复耕复垦,一举两得。

  一张“婆婆嘴”

  “六尺巷”的典故,如今也在沈市村上演,只不过“让墙三尺”不为盖房而是修路。故事的演绎得益于赵俊有一张好事反复说的“婆婆嘴”,解开了村民心中的“疙瘩”。

  陶家桥原本只有一条狭窄的砂石路可供通行,因各家围墙、辅房挡道,沙石路弯弯扭扭,车辆来往十分不便。村“两委”一直想把这条路修成水泥路,但因邻里关系复杂而搁置。

  2020年夏天,陶家桥成为沈市村“千村美居”工程的第一个点位,赵俊觉得机会来了。经过走访,赵俊得知问题集中在三户人家。一天,赵俊拿着规划图纸来到因4棵树占道的孙志雄家,见面不提移树的事情,而是以“千村美居”为话题与孙志雄攀谈,一聊就是一个上午,从工程框架到施工方案、建设效果,说得一清二楚。“既然是桩大好事,那我来带个头!”孙志雄答应后,赵俊又先后来到因围墙挡道的另外两家,经过一番交心,两家分别同意将围墙收进约1米和0.5米。就这样,昔日狭小的砂石路变成了宽2.8米、长150米的“同心路”。

  陶家桥“六尺巷”的故事在村里传开了,赵俊趁热打铁,动员乡贤加入到“千村美居”建设中,薛建军、薛红军、薛耀良三位乡贤出资50多万元,将村里的一处闲置空地,打造成环境优美的小游园,村民休闲健身有了好去处。喜欢养花种草的老党员汪宗元,主动为新建的小游园浇花除草……

  一碗“家的味道”

  虎年春节前,沈市村重开老灶台,烹制了一大锅红烧肉,请村里的老人品尝。“这猪肉跟平常吃的不一样,入口即化。”精神矍铄的九旬老人徐桂和说,一碗红烧肉让她品出了“家的味道”。

  赵俊介绍说,红烧肉的原料是本村正均养殖场培育的梅山黑猪。原来,正均养殖场曾一度关停,赵俊和村干部商议后重新开办,既可让村民吃到本地猪肉,同时也为村集体创收。

  2020年8月,赵俊联系设计单位给养殖场做前期规划,请来防疫人员现场指导,建立智慧养殖模式,前前后后忙了5个多月,新养殖场终于建成了。2021年9月,注册商标为“常茂”的梅山黑猪肉上市供应。

  小木屋,鹅卵石路,干净整洁……一眼望去,全然不像一个养猪场,倒像是一个公园。“为了防止疫病发生,猪舍实施全封闭管理,工作人员进出都要进行消毒。”养殖场负责人唐正均介绍,他通过智能设备可了解场内的所有情况。

  改造升级后的正均养殖场获评“苏州市美丽生态牧场”,一年可向全市供应5000头猪。随着梅山黑猪肉的声名远播,沈市村村民的钱袋子也渐渐鼓了起来……

责编:刘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