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驻溢水镇船舱村第一书记王辉:扎根船舱当好“摆渡人”
2020-06-17 09:45:00  来源:乡村干部报网  作者:朱本双 陈青仁  
1

乡村干部报网
微信公众号

乡村干部报网
官方微博

  “王书记来了以后,我们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建成了全县第一个标准化生物慢滤水厂,让我们吃上了安全放心的自来水,路修到了家门口,环境变美了,还想方设法发展茶叶等产业,带领大家脱贫致富,我们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6月16日,笔者在湖北省竹山县溢水镇船舱村采访时,乡亲们话语间满是对今年51岁的竹山县纪委监委驻村“第一书记”王辉的认可和感激之情。

 

  船舱村位于潘口电站库区

  主动请缨,扎根船舱村

  2017年9月,竹山县纪委监委党员干部王辉积极响应组织号召,主动请缨,被选派到溢水镇船舱村任“第一书记”,风风火火开始了他的“全日制”精准扶贫驻村帮扶工作。

  船舱村位于溢水镇南部,是潘口电站库区淹没村,全村12.6平方公里,6个村民小组281户846人散居在沟岔和高山中,现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49户477人。

  上任第一天,王辉就了解到:村民饮水安全无保障,通村公路年久失修,集体经济一片空白,“九有”标准中四项不达标,群众对村级现状不满,对村干部也不理解。他暗下决心:困难越多,越不能退缩,驻村扶贫就是要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一定要当好这个“第一书记”。

  要解决贫困户致富难的问题,首先要了解贫困户的详细情况。王辉坚持“全面走访,不漏一户”原则,了解贫困群众的家庭成员信息、健康状况、经济条件、住房情况及致贫原因,并认真填写贫困户登记表、建立档案,确保信息准确,为开展精准扶贫工作提供了准确依据。

 

  王辉(左)走访贫困户

  抓好党建,组织有保障

  坚持“户户走到”,王辉也发现了“症结”所在,4位村干部3位走读,2位主职干部年龄超过60岁,老干部的工作方式简单粗暴,村务不能及时公开,造成群众对政策的理解有偏差,一时间干群关系紧张,信访矛盾突出。

  “组织没动力,干部没威信,群众没出路,船舱村怎么脱贫出列?”农民要想富,关键靠支部。船舱村两委年龄老化、文化程度低,不能完全适应当前脱贫攻坚和村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一直是王辉的一块心病。为增强村两委班子活力,他多次召开党员会、群众代表会,扭转“散慢差”的局面,营造出心向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干事创业的良好局面。

  他带领村干部立足于为村里多办实事、好事,让村民看到变化,重塑村干部的形象和威信,树立起村干部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信心。结合党员学习教育讲授党课,带领全体党员重温誓词,学习党章,佩戴党徽,缴纳党费,唤醒了党员意识,凝聚了战斗力。

  扭转被动局面后,他又多渠道谋划村级后备干部人选,把真正热爱农村事业的优秀青年选拔到村级岗位上来,经过认真慎重的考核,侯勇、刘刚和程军等3名往届大学生到岗锻炼,换届时全部充实到两委班子队伍中来,换届后船舱村两委班子成为全镇年龄结构最优、文化层次最高、整体战力最强的班子。

  “我坚信,只要心齐了,发展路子对了,干部群众拧成一股绳,船舱村就一定可以决胜脱贫攻坚。”王辉告诉笔者,自己和村党总支一起想办法、抓落实,通过办好一件件实事,彰显党总支引领推动精准扶贫的战斗堡垒作用,得到了广大村民的积极拥护。

 

  图三:王辉向群众讲解扶贫等相关政策

  产业支撑,助精准脱贫

  “提升‘造血’功能才能拔除‘穷根’,要实现脱贫攻坚和新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以产业为支撑。”王辉说,在不增加群众资金投入和经营风险的前提下,船舱村因地制宜发展增收产业,努力提升贫困群众的“自我造血”能力,从根本上实现脱贫。

  为改变基础不牢、设施不全、产业不兴等问题,王辉和村两委干部一同,多次到上级政府和主管部门找政策、跑项目,县纪委监委大力支持王辉的驻村扶贫工作,机关全体班子成员到船舱村现场办公、问诊把脉,奔赴各个建设现场指导施工、监督质量。

  通过多方协调支持和共同努力,2018年7月,船舱村建成了全县第一个标准化生物慢滤水厂,让村民吃上了安全放心的自来水;2018年9月,全面完成18户农户的房屋维修改造,全村实现住房安全保障全覆盖;2018年11月,船舱大桥至村委会公路复修工程全面竣工,彻底打通村内交通出行瓶颈;2019年1月,281户农户都安上了太阳能灯。

  一个个项目生根,一张张蓝图描绘,路变宽了,水变甜了,村民的幸福感、满意度提升了。

 

  图四:王辉(左)了解健康扶贫情况

  基础设施配套完善了,他又静下心来,反复思考如何做好产业扶贫项目。顶烈日、迎风霜、入牛栏、下田间、搞协调、筹资金,他没有闲过。

  2018年3月,船舱村在管护好原有800亩茶园的同时又新建320亩茶园,并积极招商引资成立合作社可持续发展茶叶,另外,种植中药材山银花68亩。

  2018年7月,他得知村民柯玉华有酿造高粱酒的好手艺,他带柯玉华到外乡镇酿酒大户学习,帮他购回高粱1000公斤,酿造的250公斤高粱酒,十分畅销,增收1.5万元。柯玉华尝到了甜头,如今,酿酒成了家里的主要致富产业。

  2019年11月,王辉的一只脚不小心骨折了,按照医嘱需要休养3个月,当时正值脱贫攻坚关键时期,手术做完不到一个月,脚刚刚能落地挪动,他就架着双拐返岗了,乡村院落,田间地头,看到他一瘸一拐的身影,大家感动之余更加干劲十足。

  目前,全村老茶园为农户户平增收2000元以上,新建茶园全部按要求管护到位,中药材山银花长势很好,丰收在望,实现了户户有产业,家家有收入。

 

  图五:王辉(中)察看中药材山银花长势

  扶贫一线,当好“摆渡人”

  王辉回忆,刚到任没几天,他就遇上了几个“老大难”。为什么船舱村的老百姓对干部的偏见这么大?为什么干部做了这么多工作老百姓不感恩?带着一个个疑问,他深入走访,找准原因,认真研判,与村两委采取了强有力的举措。

  正民风。船舱村5组的贫困户王某双70多岁了,家有人口3人,妻子田某莲和儿子王某国都是精神病人。因两个女儿远嫁,王某双夫妇年老体弱,儿子王某国又时常犯病,王某双一家认为脱贫无望,日渐消沉,时常以喝酒打发时间。王辉和镇村干部主动上门,为王某双打扫环境卫生,清理烧掉了破旧的衣物、修缮破烂的门窗、挪走废弃的杂物、清理门口的砖石瓦砾,黑黢黢的墙面被粉刷一新,清甜的自来水引到家里,从改变其居住环境入手,激发贫困户增强脱贫意识、催生内生动力,积极去引导他们不等不靠主动改变生活。

  通过进村入户宣讲,树正面典型,开感恩教育大会,争当“十星级”文明示范户的人多了,争当贫困户、低保户的没有了,群众的素质提高了,群众脱贫致富的信心更大了。

  顺村风。“群众的事无小事,我们要全心全意为他们服好务。”这是王辉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船舱村4组柯某的房子地面出现裂缝,知晓这一情况后,他立即带着村两委干部入户核查、讲解政策,在向其下发避险通知书督促搬离的同时,积极为其申报临时救助,联系其儿女将其转移,最大程度保障群众的生命安全。

 

  图六:王辉(中)了解茶叶产业发展情况

  他始终坚持矛盾问题早发现、早制止。船舱村1组李某跟程某为地边界快打起来了,他放下手中的碗筷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左安抚右劝说,找底册寻证人,在他的调解下双方握手言和,把一场矛盾纠纷问题消除在萌芽状态。一件件矛盾得到调解,一件件实事得到落实,村里的笑脸多了。

  清政风。他作为一名纪检干部,始终坚持严格执行村务公开制度,所有惠农政策必须公开,定期将贫困户评审、计生奖扶、地力补贴、民政救助等情况在公开栏向群众公开;所有重大事项,一律召开党员代表会或群众会讨论后决定;所有村级项目一律实行网上公开招投标后实施;同时坚持首问办结制和限时办结制,严禁矛盾上交,严禁办事推诿,热心接待来访群众,向重点对象反复宣讲政策,深入剖析问题的根源,积极消除误解。

  船舱村2组喻某因对扶贫政策不理解,争当贫困户,并多次上访,他和村干部们多次上门,耐心宣讲政策,及时消除了矛盾隐患。现在的船舱风清气正、政通人和,无论走到哪儿,群众都对他和村两委干部树起大拇指。

  “真心感谢你们把好干部王辉派到我们船舱村,让我们结束了祖祖辈辈到河沟小水井挑水吃、道路不通肩挑背驮的问题,他给走路不便的老人送来了拐杖……我们真心体会到了中国共产党是全心全意为老百姓谋幸福的党。”2018年12月,一封船舱村村民的联名感谢信,寄到了县纪委监委,这是对他工作最好的肯定和点赞。

  2019年,船舱村整村脱贫出列。由于驻村工作成绩突出,王辉被竹山县委县政府授予“优秀第一书记”等殊荣。在船舱村从事扶贫工作三年,王辉早已对这里的一草一木烂熟于心,他带领贫困户脱贫致富的心始终如一。他像个“摆渡人”,艳阳下、风雨里一次次赶往村民家,精准施策,脱贫攻坚,用实际行动诠释纪检监察干部和“第一书记”的忠诚干净担当有为。

 

 

 

 

 

责编:车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