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海口一大学生回村当村官 6年让村庄巨变
2016-07-20 09:34:00  来源:海口日报  作者:吴勇辉  
1

乡村干部报网
微信公众号

乡村干部报网
官方微博

  2010年,时年24岁的陈槐柏从广东工业大学毕业,他没有选择留在大城市,而是回到自己生长的农村——海口永兴镇纯雅村,当上了一名村官。陈槐柏担任村官之后,村里有了大变化:水塔建起来了,道路也修好了。纯雅村这个1000多人的村庄焕然一新,为海口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和国家卫生城市(简称“双创”)注入一股新力量。

  年轻人体会父母辛劳,民风和谐邻里关系变好

  “我们村里靠近永兴镇墟,当地村民多以种植荔枝和黄皮为生,常年以来的经济状况不错,但这也导致了村里一些年轻人养成了不太上进的坏习惯。”秀英区永兴镇纯雅村村民陈阿叔告诉记者,村里靠近永兴中学,在2010年以前,一些不务正业的男青年喜欢围在学校周边,逗一些女同学玩,不少女孩子放学后,都要等父母来接才敢回家。

  “大学期间我是学生会主席,2010年我毕业后回到村里时发现了一些问题。当时村里选我担任了村民小组副组长,和村里的一些老人一商量,决定要从转变民风开始下功夫。” 纯雅村村民小组长陈槐柏告诉记者,他和这些年轻人年纪相仿,加上他又是刚毕业的大学生,原本在这些同龄人眼中,是有些高不可攀的,后来大家发现他特别诚恳,于是也就慢慢向他敞开了心扉。

  “其实这些年轻人只是贪玩,并没有什么坏心眼,关键是要引导他们劳动,只要有事做了,就不会闲得发慌了。”陈槐柏说。一次,村里要请人干活,原本都是村里的一些老人过去帮忙,但当时天很热,为了不让老人太辛苦,他干脆组织村里的几十个年轻人一起集体劳动,大家顶着烈日干了一天苦工后问他:“我们这么辛苦,一天怎么都有个几百元吧?”陈槐柏回答:“你们以为钱那么好赚吗?父母辛苦一天,可能还不够你们抽几包烟的。”通过亲身体验,村里不少年轻人都明白了赚钱的不易以及父母的辛苦。从那以后,不少村里的年轻人都开始积极劳动,外出干工。到现在,村里的民风也变得越来越好。

  建水塔引水灌溉,修好路运送荔枝创效益

  “民风改善后,接下来就是要怎么带动村民共同致富。”陈槐柏告诉记者,他们村有1000多人,大部分村民都是靠种植荔枝和黄皮为生,但是缺乏灌溉水源,交通不便,经济效益并不高。

  “我们羊山地区长年来都是很缺水的,种东西没有水怎么行?”村民黄阿叔告诉记者,以前村里没有水塔,经常会缺水,遇到干旱的天气,人都没有水喝,农作物就更别提了。

  为了帮助村民解决这一难题,陈槐柏和村干部们积极奔走,终于为村里修建了两座水塔,这样一来,不但荔枝和黄皮有了充足的灌溉水源,村民也不用担心缺水的问题。

  “荔枝和黄皮种好了,运不出去也是白搭,以前村里的路不好走,运输车进不来,村民们大都是靠肩挑背扛。”陈槐柏说,村里通过自筹资金等多种办法,终于把路修好了。现在每年荔枝、黄皮丰收后,都可以卖出个好价钱。2013年,他再次被村民选为纯雅村村民小组长。当选村官6年来,陈槐柏还以个人名义先后捐款7万多元用来助学和改善村里的软硬件环境。

  积极开展“双创”工作,村容村貌大改善

  “以前,一些村民习惯不好,路边随处可见成堆的垃圾。”当地村民李阿姨告诉记者。现在,村里安放了垃圾桶,村道每天都有人进行清扫,村里的环境卫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村民都很满意。

  陈槐柏告诉记者,以前村里的基础设施建设滞后,脏乱差等现象难以杜绝,随着永兴镇“双创”工作的大力开展,永兴镇墟和村里的面貌有了改善。

  “永兴镇委镇政府对我们村里的‘双创’工作十分支持,镇里的驻点领导经常到现场指导我们的工作,还专门拨了经费让我们搞好村里的环境卫生。” 陈槐柏说,村里的干部群众一条心,本村的“双创”工作深入人心,在秀英区委区政府和永兴镇委镇政府的关心和支持下,营造出了全村干部群众共同参与“双创”的良好氛围,形成了争先创优的“双创”新风尚。

责编:车婧